字词 | 乔姆斯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乔姆斯基 乔姆斯基1928—Qiaomusiji,N. Chomsky,美国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曾在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学习语言学、数学与哲学, 1949年获文学士学位,1951年获硕士学位。195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即到麻省理工学院现代语言系任教, 并在电子学研究实验室兼职。主要著作有:《语言法结构》(1957)、《语法理论面面观》 (1965)、《笛卡尔派语言学习》 (1966)、《生成语法的语义学研究》(1972)、《言语论》(1975)与《规则与表达》(1980)等。50年代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30多年来,这种语法理论在西方语言学界以至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文体理论等方面都引起了普遍重视和讨论。这种理论,其最新发展叫做痕迹理论(the trace theory)。乔姆斯基主要从笛卡尔、莱布尼兹等人那里继承了理性主义观点。他反对斯金纳的经验主义哲学的心理学理论, 认为为了说明人类能学到语言和其他各种知识, 必须假定人类具有极其复杂的、高素质的天赋能力。为此,他的学派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派之间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在美国,目前对他的学说既有拥护的, 也有反对的。 ☚ 班杜拉 埃里克森 ☛ 乔姆斯基 乔姆斯基1928—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出身于费城一个语言学者家庭,长期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把语言学和数学、现代数理逻辑结合起来,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强调对语言能力的研究,认为从儿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生成性)可以看出人天赋有生成新语言的内在能力,他心中有一本潜在的词典,通过一系列结构规则即句法的基础部分,可以生成句子的深层结构,再通过句法的转换部分变成表层结构,即句子的语义和语音。乔姆斯基不承认自己是结构主义者,但一般认为他把结构主义方法与唯理论、先验论哲学结合起来,并突出了结构的转换性。主要著作有《句法理论纲要》、《语言与思维》、《规则与表象》 等等。 ☚ 库恩 自然辩证法 ☛ 乔姆斯基 乔姆斯基1928—Chomsky, Avram Noam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受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1955年获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现代语言系。1958年任副教授,1961年升任教授。他的主要成就是创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大大促进了理论语言学的发展,开辟了语言学的新时期。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天赋能力,一切自然语言都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人可以运用符号化和演绎逻辑的方法,制定句法规则,确定转换步骤,从而生成某种语言的全部语句。语言生成能力体现了人类心灵的创造性,语言学研究同心理学有密切关系。他还区分了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不同自然语言的差别只在于表层结构的语音上面,代表语义的深层结构则是相同的。乔姆斯基的理论在语言学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著作有:《句法结构》(1957)、《语言和心灵》(1968)、《生成语法的语义学研究》(1972)、《语言学理论的逻辑结构》 (1975)、 《语言论》(1975)、《规则与表达》(1980)等。 ☚ 罗蒂 布里奇曼 ☛ 乔姆斯基1928~Noam Chomsky美国心理语言学家,生于费城。1945年人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语言学、数学和哲学,1951年获硕士学位,195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现代语言系,1955年任助理教授,1958年任副教授,1961年升为教授。1966年被聘为外国文学与语言学F.P.沃德讲座教授。曾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等校讲演。获芝加哥大学、伦敦大学等多所学校名誉博士学位。其主要成就是在50年代创立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基本观点: (1)假设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获得语言装置(LAD)。儿童发育到某种年龄,他自会学得语言。(2)提出语言双重结构理论。语言是一种结构,其表层结构是人们直接感知的言语,深层结构则是基本语法关系和句子的意义,两者存在着转化的规则。儿童生来就会利用这一系列规则去构成和理解新的句子。这一理论不仅推动了语言学中的一场变革,而且直接促进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著作有《句法结构》(1957)、《当前语言理论问题》(1964)、《句法理论的几个问题》(1965)、《语言和心理》(1968)、《生成语法的语义学研究》(1972)、《语言学理论的逻辑结构》(1975)、《语言论》(1975)、《语言和责任》(1979)、《规则与表达》(1980)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