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宣闸是天津最古老的一座水闸。位于静海县马厂减河首端,天津市与河北省青县交界处。清光绪元年(1875),周盛传率淮军开挖马厂减河,引南运河水在小站开渠种稻,军垦屯田。并于光绪六年(1880),在马厂减河渠首修建靳官屯大闸,又称宣九桥,现称九宣闸,是小站屯田渠首工程。初建时为石质双料5孔大桥闸,每孔宽6.3米,4座闸墩亦宽6.3米,闸门为木质叠梁闸门,每孔有8块闸板,每块高0.5米。九宣闸建成后,清直隶总督李鸿章,曾为此闸书写碑文。石碑曾被拆除,1982年在闸左侧20米处易地重建。九宣闸曾多次改造,1965年将工作桥由木质结构改为混凝土结构,同时又对闸墩进行灌浆处理,成为开敞式砌石结构的节制闸。该闸设计流量150立方米/秒,闸孔5个,闸门为直立平板钢闸门,电动启闭设备。九宣闸自建立迄今已逾百年,其间闸门曾有数次改建,但全部基础及闸墩均系原物,保存完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