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算科技类名词。中国古代记数法之一,载《数术记遗》。九宫,亦称“九室”,源出《大戴礼记·明堂篇》:“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即取《周易》中一至九共九个自然数,用以指代九室中每室的名称。汉代儒学家首创把九宫用于算术,绘成纵横三行九格图,它的横行、纵行和斜行都是15。北周甄鸾还编有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计数时,以色珠一个,置于某宫,即为其数,再以珠的颜色,辨别算位,如个位用玄色,十位用赤色,百位用青色,千位用白色,万位用黄色等,以图中各珠的位置和颜色来表示一个单位数字。汉魏之际,涌现出不少“治九宫一算之术”的专家,三国吴国的赵达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九宫算图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