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谷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谷考》训诂书。 3卷, 清程瑶田著。 以 《说文》为纲,考释黍、稷、稻、梁、麻、大豆、小豆、麦、苽9种谷物。 每释一谷, 先列 《说文》解释, 后加按语,遍引经传子史。博稽农家习语,验之以播获之时,辩正异名, 考定是非。 卷三末附释“稙、穉、 种、稑、稼、 穑”, 并附载 《铢法起于黍粟》 一文。 另有 《附录》1卷, 辑录4篇文章: 《图黍稷稻梁四谷记》、 《辩论黍稷二谷记》、 《答秦序唐观察言南方无黍书》、 《与吴殿晹舍人书》。 有咸丰庚申 (1860年) 广东学海堂《皇清经解》 补刊本。 《九谷考》Textual Research of the Namesof Cereals清代关于中国古代传统粮食作物名实的考证著作。著者程瑶田(1725~1814),字易畴,安徽歙县人。乾隆举人,擅长经学,尤长于名物考证。生平对农事研究用力颇多,有《沟洫疆理小记》、《水田小记》、《考工创物小记》、《释虫小记》等,《九谷考》尤为著名。约成书于1780~1785年之间。 九谷考三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以《说文》为主要根据,考释黍、稷、稻、粱、麻、大豆、小豆、麦、苽等九谷。每一谷首列《说文》之说,后加按语,遍引经史百家,间用农家习沿之语,参验以播获季节,五方水土之宜,以辨正异名,考定是非。程氏博考群书,汇萃众说,在比照中探求其是;且据声义相通之理,求诸文字声韵之原,往往有所发明。是书清刘宝楠赞为精确,刘氏并本程氏之说为《释谷》四卷,于豆、麦、麻三者征引尤富。《九谷考》三卷卷末附释“稙、穉、种、稑、稼、穑”,并附载《铢法起于黍粟》一文。另有《附录》一卷,辑录四篇文章:1.《图黍稷稻粱四谷记》;2.《辨论黍稷二谷记》;3.《答秦序唐观察言南方无黍书》;4.《与吴殿晹舍人书》。《九谷考》有咸丰庚申(1860年)广东学海堂《清经解》补刊本。1933年收入《安徽丛书》第二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