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種醫用針具之合稱。即鑱針、圓針、鍉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大針。始載於先秦典籍。《靈樞經·官針》:“九針之宜,各有所爲,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素問·針解篇》:“一針皮,二針肉,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六針調陰陽,七針益精,八針除風,九針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氣,此之謂各有所主也。”詳附表諸條。

九針
(1)鑱針 (2)圓針 (3)鍉針(4)鋒針 (5)鈹針 (6)圓利針(7)毫針 (8)長針 (9)大針
九針表
序號 | 針名 | 别名 | 形 態 | 用 途 | 源流關係 |
1 | 鑱針 | 箭頭針、銳針 | 長一寸六分,豐頭銳末, 呈箭頭形 | 淺刺皮膚,治各種痛癥, 麻木,皮炎等 | 取法自巾針,後世發展 爲七星針、梅花針、叢針 |
2 | 圓針 | 圓頭針 | 長一寸六分,筩其身而 卵其末 | 體表按摩,治瘵筋肉病 痛 | 取法於絮針,後世發展 爲火烙針 |
3 | 鍉針 | | 長三寸半,大其身,圓其 末 | 體表按摩,捺壓經穴 | 取法於黍粟之芒 |
4 | 鋒針 | | 長一寸六分,筩其身,鋒 其末,刃三隅 | 瀉熱出血,治療久病頑 疾,痛腫熱病、腫瘤 | 取法於絮針,後世發展 爲三棱針 |
5 | 鈹針 | 䤵針、劍針 披針、破針 | 長四寸,廣二分半,形如 劍 | 切割,癰腫、瘰癧等外癥 | 取法於劍鋒 |
6 | 圓利針 | | 長一寸六分,尖如氂,圓 且銳,中身微大 | 治療急性癰痹癥 | 取法於氂針 |
7 | 毫針 | | 長三寸六分,針身細長, 尖如蚊虻喙 | 治療寒熱痛痹,廣泛應 用於各種疾病 | 取法於毫毛 |
8 | 畏針 | 環跳針 | 長七寸,身長末銳 | 深刺除風,治療癱痪痹 癥等 | 取法於綦针,後世發展 爲芒針 |
9 | 大針 | 巨針 | 長四寸,尖如梃,鋒微圓 | 瀉水,通九竅,治瘰癧未 破,大氣不能通關節者 | 取法於鋒針,後世發展 爲火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