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少见,多为结核菌经血行感染所致。病程缓慢,早期表现为界限不清的肿块,逐渐增大,并与皮肤粘连。病变液化后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溃疡。有时结核肿块呈纤维组织增生,引起局部硬化,使乳房严重变形和乳头内陷。脓液培养和涂片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可做活组织检查。局限性乳房结核,可行乳房部分切除术。病变范围较大者,可行乳房单纯切除术。手术前后均应进行全身抗结核治疗。
乳房结核
乳房结核为结核菌所致的乳房慢性感染。原发结核病灶多在肺或胸壁,往往经淋巴或直接蔓延至乳房,亦可经血行传播而来。一般先表现为乳房肿块,皮肤不红,痛感、压痛亦不显著。如起源于胸壁结核,则肿块往往固定。病变浅表可与皮肤发生粘连,累及乳房悬韧带时可使乳头回缩,与乳癌颇相似,但病程进展缓慢。形成寒性脓肿后,侵及皮肤可破溃,流出含干酪样物质的稀薄脓液,形成慢性脓窦,经久不愈。患侧腋窝淋巴结往往肿大,且有轻压痛。有的伴有全身结核症状。在未破溃流脓之前,诊断可根据试探性穿刺,抽出稀薄米汤样脓液,并作涂片找抗酸杆菌,或是作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胸部X线平片可见肺部结核病变、肋骨破坏或钙化点等。如患者有低烧、盗汗、血沉快,亦提示乳房肿块可能为结核。
除一般抗结核治疗及支持疗法外,局部病灶尽量作一期手术清除,如来源于胸壁结核,应将胸壁病变一并清除,缝合切口。若乳房病变广泛,须考虑作单纯乳房切除术。寒性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容易引起继发感染。如脓肿大,可行多次穿刺抽脓,并局部注射链霉素或异烟肼溶液,待脓腔明显缩小,脓液不多时,再作病灶清除术。一般须较长时期应用抗结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