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云崖寺石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云崖寺石窟 云崖寺石窟陇东石窟之一。在今甘肃庄浪县城东约35公里的云崖山西崖。有洞窟三层,共编16号。创建于北魏、西魏、北周之际,直到明代,仍有修缮。造像主要是诸佛、菩萨、罗汉、佛传故事等。早期以1、2、3、4窟为代表。2号窟创建于北周时期,为平面方形平顶窟。内有“凹”字形坛基,坛上石雕三佛,各有二胁侍菩萨。第3号窟也建于北周,内有石雕3米高坐佛一身,2.6米高胁侍菩萨二身。7号窟为晚期代表,存明代造像。第12至16号为中小型窟,高约2米,内有泥塑佛像,原为北朝造像,后经明代重修。 ☚ 石拱寺石窟 主林寺石窟 ☛ 云崖寺石窟 云崖寺石窟陇东石窟之一。在今甘肃庄浪县城东约35公里的云崖山西崖。有洞窟三层,共编16号。创建于北魏、西魏、北周之际,直到明代,仍有修缮。造像主要是诸佛、菩萨、罗汉、佛传故事等。早期以1、2、3、4窟为代表。2号窟创建于北周时期,为平面方形平顶窟。内有“凹”字形坛基,坛上石雕三佛,各有二胁侍菩萨。第3号窟也建于北周,内有石雕3米高坐佛一身,2.6米高胁侍菩萨二身。7号窟为晚期代表,存明代造像。第12至16号为中小型窟,高约2米,内有泥塑佛像,原为北朝造像,后经明代重修。 ☚ 石拱寺石窟 主林寺石窟 ☛ 云崖寺石窟 云崖寺石窟位于庄浪县韩店乡云崖山西崖,因山崖凌空而得名。创建于北魏时期,金、元、明、清各代屡有修缮。现存16个洞窟,分三层排列。上层的白云洞最大,相传为法印和尚开创并住持。因山崖凌空朝夕多云,而云多白,洞中出云,洞前云驻,洞底云擎,故名。2号窟创建于北周,为平面方形平顶窟, 内有 “凹”形坛基,坛上石雕3佛,各有2胁侍菩萨。3号窟是大型造像窟,内雕1佛2菩萨,佛高3米,菩萨高2. 6米,面部丰圆,肉髻低平,当为北周作品。7号窟为晚期代表,存明代造像,技法细腻纯熟。12~16号窟为中小型窟, 高约2米, 内有泥塑造像,属于秀骨清像风格,似为北魏晚期和西魏时所建造,明代曾作过修饰。石窟内尚存明代碑刻两通, 一是 《主山云崖寺成碑记》,一是 《云崖碑记》,刊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字拙而苍劲,文简而意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牛角沟晚期智人化石点 陈家洞石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