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噎丸❶《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方。干姜、川椒、食茱萸、桂心、人参各五分,细辛、白术、茯苓、附子各四分,陈皮六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至十丸,温酒送下,日三次。治胸中久寒,呕逆结气,饮食不下。《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之五噎丸,组成与本方同,但治证同第二方。 ❷《外台秘要》卷八引《经心录》方。人参、半夏、桂心、防葵(一方用防风、小草各二两)、炮附子、细辛、炙甘草各二两,食茱萸三合,紫菀、干姜、芍药、炙枳实、炮乌头各六分。为细末,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至十五丸,日三次。治噎塞不通。 五噎丸 《千金要方》卷十六【组方药物】 干姜 蜀椒 食茱萸 桂心 人参各37.5克 细辛 白术 橘皮各45克 茯苓 附子各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不知,渐加至10丸,温酒送下,日3次。 【主要功效】 温中散寒,行气开结。 【适应病证】 胸中久寒,呕逆逆气,饮食不下。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食茱萸丸”(《普济方》卷二百零五)。 五噎丸wǔyēwán❶《千金要方》方。干姜、蜀椒、吴茱萸、桂心、人参各五分, 细辛、白术、茯苓、附子各四分, 橘皮六分。蜜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丸, 日三次。治胸中久寒, 呕逆结气, 饮食不下。《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之五噎丸, 组成同本方, 治症同第二方。 ❷ 《外台秘要》引《经心录》方。人参、半夏、桂心、防葵各二两(一方用防风、远志), 附子、细辛、甘草各二两, 山椒三合, 紫菀、干姜、白芍、枳实、乌头各六分。蜜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丸, 日三次。治五噎: 气噎者, 心悸噫哕, 胸胁满痛; 忧噎者, 心下悸动, 手足逆冷; 劳噎者, 胁下支满, 胸中填塞, 手足逆冷, 不能自温; 食噎者, 食后胸中满痛, 不得喘息; 思噎者, 心动悸, 善忘, 视物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