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猿祸木 亡猿祸木wánɡyuánhuòmù━━┃┃ 喻损人反而害己。《渊鉴类函》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怕惊蛇打草愁将集,亡猿祸木灾还及,侧耳听,停鞭立。” ☚ 人云亦云 马安巧宦 ☛ 亡猿祸木比喻本想害人反而害己的行为。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 “怕惊蛇打草愁将集,亡猿祸木灾还及,侧耳听,停鞭立。” ●《艺文类聚》卷五八引后魏魏收《檄梁文》: “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渊鉴类函》 卷四三二引 《汀州志》: “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 脱:逃脱。相传唐代大历年间,村民欲砍伐林木以杀猴,反而被猴纵火烧屋。 亡猿祸木wánɡ yuán huò mù比喻想要损人,结果却害了自己的行为。《渊鉴类涵》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也作“亡猿灾木”。 亡猿祸木wángyuán-huòmù〔主谓〕 比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语本《渊鉴类函》卷432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怕惊蛇打草愁将集,~灾还及,侧耳听,停鞭立。” △ 贬义。多用于描写损人害己行为。 也作“亡猿灾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