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中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中黄

药名。出 《日华子诸家本草》。又名甘中黄、甘草黄。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渍后的制成品。甘,寒,入心、胃经。清热,凉血,解毒。治伤寒热病高热烦渴,热毒斑疹,咽喉肿痛,丹毒,疮疡。煎服: 6~9g,包煎。

人中黄rén zhōng huáng

《本草纲目》人部第52卷人中黄(9)。药名。
【基原】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渍后的制成品。
【别名】甘草黄(《医林纂要》),干中黄(《现代实用中药》)。
【性味】甘,寒。
❶《本草汇言》:“味苦微甘,气大寒,无毒。”
❷《本经逢原》:“甘咸,寒,无毒。”
❸《本草求真》:“味甘,性寒。”
【归经】入心、胃经。
❶《本草备要》:“入胃。”
❷《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伤寒热病,大热烦渴,热毒斑疹,丹毒,疮疡。
❶《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疾。”
❷《本草蒙筌》:“治疫毒。”
❸《本草经疏》:“解胃家热毒。”
❹《本草备要》:“泻热,清痰火,消食积,大解五脏实热。治天行热狂,痘疮血热,黑陷不起。”
❺《本经逢原》:“解天行狂热,温毒发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布包),二至三钱,或入丸、散。

人中黄rénzhōnghuáng

中药名。出《日华子诸家本草》。别名甘中黄、甘草黄。为甘草末置竹筒内, 于人粪坑中浸渍后的制成品。甘, 寒。入心、肾经。治伤寒热病、高热烦渴、热毒斑疹、咽喉肿痛、丹毒, 煎服: 6 ~9 克, 包煎。

人中黄

人中黄

人中黄,又名甘草黄、甘中黄。始载于《日华子本草》。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渍后的制成品。
本品味甘、咸,性寒。归心、胃经。功能清热,凉血,解毒。主治伤寒、温疫之胃府实热、大热烦渴、热毒斑疹、丹毒、疮疡等证。临床用于温疫大热烦渴,可配黄连、石膏等煎服。若热毒发斑,烦躁,便结者,则可配于犀角、生地、丹皮等药中,以共奏清热凉血化斑之效。《丹溪心法》治呕血吐痰,心烦骨蒸,用本品研末,以茜草根汁、竹沥、姜汁和匀服,也是取其清热凉血之功,协同诸药以加强止血、化痰的作用。如与金银花、丹皮、栀子等煎汤内服,则可治疗丹毒疮疡。煎服 (布包),6~10g。

☚ 金果榄   万年青 ☛
000020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1: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