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名。基部節密而凸,如人面狀,故名。高約二丈許,稈二型,下部數節節間不規則,短縮或畸形腫脹,或其節環交互歪斜;上部為正常節間。箨鞘無毛,淡紫色,上部兩側邊緣常有焦枯現象。稈可作釣竿、手杖及小工藝品。筍甘美,供食用。分佈於我國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及臺灣等地。明·謝肇淛《五雜俎·物部二》:“其最奇者,有人面竹,其節紋一覆一仰,如畫人面然。”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
九:“人面竹,出剡山。節極促,四面參差。竹皮如魚鳞,面凸,頗類人面。”《淵鑑類函》卷四百十七:“人面竹,徑幾寸,近本節密而凸,宛如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