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什一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什一税tithe欧洲基督教会征收的一种宗教捐税,因税额为纳税人各项收入的1/10而得名。其依据是《圣经》中“农牧产品的十分之一应属于上帝”的记载。从4世纪开始征收,8世纪末查理大帝(Charle-magne,742~814)于799年正式规定法兰克王国的每个臣民都必须向教会缴纳。10世纪中叶西欧其他国家相继仿行。英王爱德加(King Edgar,约959~975)于970年下令明确它是合法的赋税。按所征收实物的类别,可分为大什一税(谷物)、小什一税(蔬菜)及血什一税(牲畜),税额实际多超过1/10,概由农民负担,限期缴纳。12世纪末随同商品生产及贸易的发展,又向手工工匠和商人征收。什一税名义上作为维持教会活动、神职人员生活及举办社会救济之用,实际上多归高级教士支配并据为己有。中世纪后期教皇及宗教会议曾提出加以禁止,各类平民也指责其不公正,要求废除。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和德国农民战争时,农民与居民抗税活动与日俱增。法国1789年革命时废除,欧洲其他国家也陆续以其他税制来代替,英国1836年通过什一税折现法(Tithe Commutation Act),改为定期交纳货币,1891年政府又下令改由土地所有者缴纳,1936年停征。 什一税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向居民征收的一种宗教捐税。6世纪时,教会利用《圣经》所载农牧产品十分之一“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征收。10世纪中叶西欧各国普遍实行。有大什一税、小什一税、血什一税等多种。废除什一税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的基本要求之一。但直到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才陆续废除。英国则一直征收到1936年。 什一税 什一税什一税是中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基督教会向居民征收的一种宗教捐税。在古代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等民族均存在按个人财产或收入的十分之一上缴国王或祭司的惯例。古代闪米特族,尤其是古代犹太人早有此税目。其依据是 《圣经》 中有十分之一农产品属于上帝的说法。6世纪开始由教会征收。公元799年,查理大帝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个法兰克王国公民的义务,此后什一税便作为一种正式税种固定下来。8世纪以后其他欧洲国家纷纷仿效。什一税按其内容分为大什一税 (粮食)、小什一税 (蔬菜)、血什一税 (牲畜)。社会上层往往可以免缴什一税,因此什一税主要落到广大劳动人民头上,其份额往往超过收入的十分之一,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按规定什一税主要用于修葺教堂及维持神父的日常生活开销,但实际上多为高级教士所攫取。在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期间废除什一税一直是农民的基本要求之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西欧各国开始陆续废除什一税,而英国则一直征收至1936年方才废除。 ☚ 西欧封建庄园 西欧中世纪城市经济 ☛ 什一税 什一税欧洲基督教会向居民征收的一种宗教捐税,税额为纳税人收获物及其他收入的十分之一,故名。其依据是《圣经》中有所谓农牧产品十分之一属于上帝的记载。8世纪末,查理大帝正式规定每个法兰克居民都必须缴纳什一税。10世纪中叶,西欧各国相继仿行,分作大什一税(谷物)、小什一税(蔬菜、水果、禽类)及血什一税(牲畜及畜产品)。社会上层往往可以免纳,因此什一税的负担主要落在农民身上。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期间,废除什一税是农民的基本要求之一。但西欧大多数国家直到18、19世纪才先后废除,英国则一直征收到1936年。 ☚ 教皇国 马可·波罗 ☛ 什一税 什一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会向居民征收的一种宗教捐税。原为古代以色列等民族对国王或祭司的捐献方法。其宗教意义,据《旧约·利未记》载,“地上所有的,无论是地上的种子、是树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是归给耶和华为圣的。……凡牛群、羊群中,一切从杖下经过的,每第十只要归给耶和华为圣。”基督教以此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个居民的义务。到10世纪中叶,在西欧各国普遍实行。有粮食什一税(大什一税)、蔬菜什一税(小什一税)、牲畜什一税(血什一税)之分。税额往往超过纳税人收入的十分之一,成为教会剥削农民平民的手段之一。宗教改革运动和德国农民战争期间,德国农民普遍要求废除什一税,直到法国大革命后,西欧才陆续废除。英国则一直征收到1936年。现代基督教的某些教派仍有交什一税作为支持教会活动的做法。 ☚ 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 教皇国 ☛ 什一税Tithe欧洲基督教会向教区居民征收的宗教实物税。因纳税额为土地总产品的1/10,故名。6世纪时,教会利用《圣经》中有所谓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征收。公元779年,查理大帝把缴纳什一税规定为每一个法兰克王国居民必须遵行的义务。到10世纪中叶,西欧各国相继仿行。什一税分为大什一税(粮食)、小什一税(蔬菜、水果)和血什一税(牲畜)三种。由于什一税是土地总产品的1/10而不是净产品的1/10,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土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什一税在净产品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税额往往超过纳税人收入的1/10,农民不堪重负。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期间,废除什一税是农民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17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兴起,国家政权与教会在经济利益上发生矛盾,再加上商品经济的发展,什一税的征收难以为继。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后法国率先废除该税,其他国家也逐渐以其他税制取代什一税,英国则一直征收到1936年。什一税是教会政治地位的重要经济基础和标志之一,同时大量财富被教会用于非生产目的,因而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什一税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教会向教徒们征收的宗教税。因其理论税率为各个成年教徒收入的1/10而得名。它在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十多个世纪中一直是欧洲劳动人民所负担的重要税赋之一。自罗马帝国以基督教为国教后,教会从公元4世纪开始鼓吹征收什一税,以此维持神职人员生活及教会活动开支等。公元6世纪,什一税被正式列入教会法规,对不缴纳此税的教徒革除教籍。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以国家法律强制居民向教会缴纳什一税。以后西欧和南欧各国也相继实行这一制度。起初,什一税主要征收农产品,分大什一税(谷物)、小什一税(瓜、果、蔬菜等)和血什一税(牲畜、家禽)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教会从12世纪末起,将什一税的课征范围扩大到手工工匠的收入和商人的盈利等。什一税收入由教会主教或修道院院长支配。什一税税额往往超过居民收入的1/10,各地不断出现抗税斗争。17世纪以后,随着欧洲民族国家的逐渐兴起,新兴国家政权与旧教会常发生经济利益矛盾。法国在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后废除了什一税,其他国家也相继效仿。但英国什一税的征收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 什一税 什一税欧洲一些国家基督教会向居民征收的一种宗教捐税。公元6世纪,教会利用《圣经》中的所谓农牧产品十分之一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徒征收此税。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Charlemagne,742—814)于779年规定其属下臣民均须向教会缴纳。10世纪中叶,西欧大陆各国相继仿行。英国于970年由国王爱德华(殉难者)(Edward the Martyr,约963—978)下令,规定它是合法的赋税。所征实物按产品的性质分为大什一税 (粮食) 、小什一税 (蔬菜)及血什一税 (牲畜) 等。一般税额多超过十分之一,概由农民负担。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时期,农民曾提出废除什一税的要求。西欧各国(除英国外) 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停征。英国1836年通过什一税折现法,改为定期缴纳货币。1891年又由政府下令,什一税由土地所有者缴纳,直到1936年才停止征收。 ☚ 两税法 四马分肥 ☛ 什一税 什一税欧洲基督教会向居民征收的宗教捐税。公元6世纪,教会利用 《圣经》 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信徒征收此税。公元77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规定: 缴纳什一税是每个法兰克王国居民的义务。10世纪中叶,西欧各国相继仿行。所征实物按产品性质分为大什一税 (粮食)、小什一税 (蔬菜、水果)、血什一税(牲畜) 等。税额往往超过纳税人收入的1/10,负担主要落在农民身上。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期间,废除什一税是农民的基本要求之一。西欧大多数国家直到18—19世纪才先后废除。英国一直征收到1936年。 ☚ 份地 代役租 ☛ 什一税tithe 什一税十分中征收一分的赋税制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