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介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介推jiè tuī(别名)见介之推。 介推即介子推。春秋時晉國貴族。曾從晉文公流亡,文公回國後賞賜隨臣,未獲提名,遂和母親隱居綿上(今山西介休東南)山中而死。馬融《長笛賦》:“屈平適樂國,介推還受祿。” 介推 【出典】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后汉书》卷六十一《周举传》:“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唐·李贤注引《新序》曰:“晋文公返国,介子推无爵,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求之不得,乃焚其山,推遂不出而焚死。” 【释义】 介之推,又称介推,春秋时从晋文公流亡,有功不愿受禄,隐入绵上山,不顾晋文公焚山逼迫,抱树烧死。传说寒食节即为纪念他。后世用作隐居避禄的典故,也常用于咏寒食。 【例句】 ①浮生果何慕,老去羡介推。(顾况《拟古三首》其三2932)这里引介之推事,自述有隐居山林之志。②介子终知禄不及,王孙谁肯一相怜。(郭郧《寒食寄李补阙》3494)这里引介之推事以切寒食,并寄托不遇之感。③每日除书空满纸,不曾闻有介推名。(李涉《长安闷作》5434)这里以介之推自喻,自伤禄不及身。 介推借指隐居避禄之人。唐顾况《拟古》诗之三: “浮生果何孟,老去羡介推。” 介推见 介子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