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以治待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以治待乱 有了严格的治理,一旦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动乱,就可以及时应付,变乱为治。 公元前564年,晋悼公时,晋国以治理得好而闻名。晋伐郑,郑求救于楚。楚军昼夜兼程,想趁晋军不备,借夜暗掩护,直进至晋军营门,使晋军无法出营列队。晋军面对不利局势,丝毫不乱,从容地于营内平灶掩井,排列阵势。并以“三分四军”之法对付楚军,使楚军疲惫不堪。楚共王本想出其不意进攻晋军,以造成晋军内部慌乱,却被晋军从容而解。 一个国家或一支军队,只有励精图治,严格治理,才能使晋人畏惧,防止动乱。通过久治,才能国泰民安,人心归向。 以治待乱兵法用语。《孙子·军争篇》:“治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贾林注曰:“以我之整治,待敌之挠乱;以我之清静,待敌之喧哗,此治心者也。”李筌注曰:“伺敌之变,因而乘之。” 以治待乱稳住自己,待敌出现内乱时打击之。《孙子兵法·军争篇》:“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李筌注曰:“伺敌之变,因而乘之。” 以治待乱 以治待乱古代的一种作战思想。指以自己军队的严整来对付敌人的混乱,从而战胜敌人。语源于《孙子·军争篇》。参见“以饱待饥”。 ☚ 以治为胜 以战止战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