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欺诈jiàgéqīzhà指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用以次充好、混充规格、标牌标价内容不实等不正当的价格手段来欺骗顾客的行为。 ◇ 价格垄断行为是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表现突出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它与价格欺诈行为一样,日益成为少数经营者牟取暴利的手段。(人民日报.1995.2.9) ◇ 对于经营者利用标价进行价格欺诈行为,规定明确,由价格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人民日报.2000.11.14) 价格欺诈jiàɡéqīzhà指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用以次充好、混充规格、标牌标价内容不实等不正当的价格手段来欺骗购买者的行为。 价格欺诈jià gé qī zhàмошéнничество с цéнами价格欺诈Price Fraud市场参与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投资者参与交易并从中获取非正当利益的行为。 价格欺诈 价格欺诈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主要表现为: (1) 虚假降价,即谎称降价而实际上没有降价的行为。如虚假宣传,伪装削价行为; 虚拟原价,谎称降价,实则提价的行为等。(2)模糊标价,指故意用模糊语言、文字、计量单位等表示价格的行为。如虚假的优惠价、折扣价、处理价、最低价以及其他虚假的价格信息,引诱顾客进行交易等。(3) 两套价格,指经营者对同种商品或服务恶意使用两种标价或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的行为。 ☚ 价格歧视 价格双轨制 ☛ 00003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