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应秋1914—1984四川江津人 曾任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著有《中国医学史略》、《伤寒论语释》、《金匮要略语释》、《中医基础理论六种》、《论医集》、《内经十讲》等。主编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中国历代名医精华》、《中医各家学说》等。 字:鸿滨 任应秋任应秋著述书目 任应秋教授的治学方法与学术成就 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 记中医医理学家任应秋先生二三事 | 邵进贤 张立新 钱超尘 李向明等 刘晓甦 |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版41页 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3期 中国现代医学家传略第56页 江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第103页 |
任应秋愿学春蚕吐丝尽——记全国政协委员、中医教育家任应秋 刘燕玲等 健康报1984年11月4日 任应秋1914~1984字鸿滨。四川江津人,对《十三经》 皆有较深造诣,17从师学医,曾于上海国医学校就读,侍诊陆渊雷等名家。20世纪50年代后相继任重庆中医学校教务主任、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评议组组长。热心中医教育。编撰有《中国医学史略》、《伤寒论评译》、《金匮要略语译》、《内经十讲》、《中医基础理论六讲》、《任应秋论医集》、《中医各家学说》等。 任应秋1914~1984中医学家。字鸿宾。江津县人。幼习经史,后拜师学医。1936年入上海中国医学院深造。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四川,从事医疗、著述和教学工作。1946年创办并主编《华西医药杂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在重庆中医学校任教务主任,继调北京中医学院任科研办公室主任、中医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及药典委员会委员兼中医组组长等职。在中医理论研究、古籍整理及教学方面都卓有成就。一生著述宏富,发表论文300余篇,医学著作30余部。著作有 《仲景脉学法案》、《任氏传染病学》、《脉学研究十讲》、《中医病理学》、《中国医学史略》、《中医药理学》、《中医各家学说》 等,其中 《中医各家学说》 是其代表作。 任应秋中国名医。四川江津县人。1914年生。其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执教30余年,知识渊博,著述宏富,已刊行于世的专著37种,约1300万字。1964年修编《中医各家学说讲义》,以7大学派为主线,包括11个时期,105位医家,近60万字,乃集大成之作,又奠定其在各家学说领域的带头人地位。1984年去世。 任应秋 主要责任者: 任廷革 责任方式: 主编 出版者: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313 千字 页码: 1-274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①K826.2②R249.7 语种:中 定价:49.00 出版时间:2015-05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之一,共收录146条词条。任应秋(1914—1984)rényìngqiū现代医家。字鸿滨, 四川江津人。对古典文学有较深造诣, 从师学医, 曾于上海国医学校就读, 侍诊于陆渊雷等名家。20 世纪50 年代后相继任重庆中医学校教务主任、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评议组组长。热心中医教育, 编撰有《中国医学史略》《伤寒论评译》《金匮要略语译》《内经十讲》《中医基础理论六讲》《论医集》《中医各家学说》等。 
任应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