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伏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伏龟 【出典】 《嵩高山记》:“嵩高丘有大松树,或百岁、千岁,其精变为青牛,或为伏龟,采食其实,得长生。”(据《太平御览》卷九五三引)《玄中记》:“松脂沦入地中,千岁为伏神、茯苓。”(同上) 【释义】 旧传,千年松脂于地下化为伏龟之形,食之可长生。后世用作咏松或咏长生的典故。 【例句】 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李商隐《高松》6210)这里借传说咏松,也寄托了作者自期他日有所成就的心志。 伏龟传说中俯伏在松树下的神龟,为松树之精所化。《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 上有丛蓍,下有伏龟。”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二《高松》:“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朱鹤龄注引 《嵩山记》:“嵩高山有大松树,或百岁,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为伏龟,采食其实得长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