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000486 西藏阿里古生物
杨遵仪等著。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版。53.1万字。 系《西藏阿里地质》的姊妹篇。 阿里自南而北,跨越多个地质构造单元和多条时代不同的构造带汇集处,是研究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及西亚构造的重要窗口。 书中除简介该区地质背景外,主要对奥陶纪至第三纪的古生物化石进行研究,共采集和鉴定20多个门类785属1816种化石,重点记述 及有孔虫、放射虫、珊瑚、腕足类、双壳类、菊石、箭石、三叶虫、三趾马和古植物等,有新属种百余,以数量大,资料新为其显著特点。尤为重要的是,在阿里喜马拉雅地区发现有华北区早奥陶世的珠角石类,扬子区中奥陶世的Yohophyllum和晚奥陶世的Kenophyllum,以及二叠纪中晚期的暖水动物群、晚三叠世的放射虫。 在阿里喜马拉雅地区、冈底斯地区和喀喇昆仑地区的下二叠统中,都发现有以Eurydesma为代表的冈瓦纳相完整的冷水动物群化石和中生代及始新世海相化石。其成果为建立阿里地区地层系统、研究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形成发展历史、古生物地理区系和生物演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附化石图版58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