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姬春秋時宋共公夫人。嫁十年而寡。後宋宮火災,她以爲“女人夜出,不見傅母不下堂”,遂死于火。揚雄《太玄賦》:“伯姬曜名,焚厥身兮。” 伯姬春秋时鲁宣公之女,宋共公夫人,亦称共姬、共伯姬。《谷梁传·襄公三十年》及汉刘向《列女传·宋恭伯姬》谓,共公死后,伯姬执节守贞。鲁襄公三十年,宋宫失火,左右劝其躲避,伯姬曰:“妇人之义,保傅不俱,夜不下堂……越义而生不如守义而死。”遂为火焚亡。后世因常以之代称贤女。宋王安石《寄吴氏女子》诗:“伯姬不见我,乃今始七龄。家书无虚月,岂异常归宁?” 伯姬❶春秋时赤狄潞氏君主潞子婴儿的夫人。晋景公姊(一说为晋成公姊)。春秋时,北狄与晋国紧邻,或互相杂居,互通婚姻,晋献公曾娶白狄狐氏女,晋文公也曾娶赤狄廧咎如氏女季隗为妻。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北狄与晋大战于箕(今山西蒲县东北),两败俱伤,北狄酋帅白狄子被晋军所俘,晋军主帅先轸阵亡。为避免为秦、齐、楚等大国所乘,双方力图改善关系,再通婚姻,遂被潞子婴儿迎娶为夫人。周顷王三年(前616)后,北狄分裂,长狄、白狄、众狄不堪潞氏的役使,先后脱离赤狄,赤狄被孤立。周定王四年(前603)后,潞氏内讧,被赤狄国相酆舒杀害。伯姬之死成为晋景公灭潞氏的借口。 ❷见“别乞”(10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