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Dān现行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有分布。汉族、土家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平声。 汉有西域都护但𫔨。”《续通志》亦注:“平声。宋但忠,盐运判官;明但存礼,洪武举人;但懋,户部郎中。”未详其源。 ❷今土家族之但姓,由“昝”姓音变易为“但”姓。见《中国人的姓名·土家族》。 一音dàn,为现行姓氏。
但Dà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湖北之武昌、监利、老河口,江西之宜丰,广东之吴川,云南之马关,四川之长寿、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布依族有此姓。《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去声”部,当与 《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 所收“但” 之 “平声” (dān) 有别。《姓氏考略》 注引张澍之语曰: “当出自且姓。” 一音dān,参见 “但” (dān) 条。 清代有但开元,任石首县教谕。 但dàn❶只管,尽管。李璟《望远行》之一: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 ❷尽,俱。祖咏《江南旅情》:楚山不可发,归路但萧条。邵谒《秋夕》:人人但为农,我独常逢旱。 但dàn只管、只要义。毛滂《八节长欢》《登高词》:“君~饮,莫觑他,落日芜城。”晁补之《蓦山溪》词:“何须说此,只~饮陶陶,灯光底百花春,自是仙家地。”朱敦儒《忆帝京》词:“你~莫、多愁早老。你~且、不分不晓。”《鸳鸯被》剧四:“妹子有话,~说不妨。”见“但知”。 但 但只。沈蔚《满庭芳》(疏木藏钟):“仙乡,何处是。云深路杳,不念刘郎。但画桥流水,依旧垂杨。要见时时便是,一向价,只作寻常。”张先《碧牡丹》(步帐摇红绮):“思量去时容易。钿盒瑶钗,至今冷落轻弃。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 何其 但且 ☛ 但 《说文》:“但,裼也。”即袒露之义。袒字出而但字多做虚词用。《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但,只是。 1.通“徒” tu [例一] 《汉书·王尊传》:“及任举尊者,当获选举之辜,不可但己。”注:“但,徒也。”朱起凤《辞通》云:“徒、但字古通。”但通“徒”。 [例二] 《汉书·宣元六王传》:“故事,诸侯王获罪京师,罪恶轻重,纵不伏诛,必蒙迁削贬黜之罪,未有但己者也。”注:“但,徒也。” 但,定母、元部;徒,定母、鱼部。定母双声,元、鱼通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2.通“诞” dan [例] 《淮南子·说山》:“媒但者非学谩也,但成而生不信。”注:“但犹诈也。”但,诡诈。通“诞”。 但,定母、元部;诞,定母、元部。定母双声,元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但 但dàn(1)尽管。辛弃疾《杏花天·无题》:“病来自是于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蛛丝网遍玻璃盏,更向舞裙歌扇。”(3—1883)(2)只,只要。苏轼《沁园春》:“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1—282)李流谦《殢人娇》:“休说荣枯,强分物我。惺惺地、要须识破,渔樵不小,公侯不大。但赢取、饥食醉来便卧。”(3—1486) ☚ 担负 但且 ☛ 但读音d·an(ˊ),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徒干切,平,寒韵。 ❶姓,汉有但巴者。 上一条: 酖 下一条: 胆
但读音d·an(ˋ),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徒案切,去,翰韵。 ❶只;仅。 ❷不过。 ❸徒然。如:何但远走。 ❹姓,汉代有但钦者。 上一条: 旦 下一条: 担 但如果,只要。《韩湘子探家》(贤孝):“我但知道是丈夫韩秀才,我把你瞧到绣楼上,绣楼上我连你宿一晚。”《白兔记》(贤孝):“但叫傢一把挠住,想走也走不成。” 但t 44假设词,相当于如果: 他~不来,会就不好开了。 但〔dan〕 但是 〔dan shi〕danb shib. 但ㄉㄢˋdàn二2725①连如果;若。⑴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 〗。你~去,我也去呢啊。⑵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 〗。明天~下雨,我天池就不去咧。②助无实义。古方言。《敦煌变文集・燕子赋》:「~雀儿只缘脑子避难,蹔时留连燕舍。」又「~雀儿去贞观十九年,大将军征讨辽东,雀儿投募充傔,当时配入先锋。」   但dan只是。《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闻燕山胡骑(ji)声啾啾。”(胡骑:胡人的骑兵。)《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见(xian)老弱羸(lei)畜。”(匿:藏。见:显示。羸:瘦弱。) 但;但是dàn dànshì【同】 都可以作连词;都有表示转折、限制、补充的作用。 【异】 “但”常用于书面语,特别是在句中如果有“是”出现时,更常用“但”;后面不能有停顿。除作连词外,还可作副词,表示“只”,常作状语,例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是”没有副词用法。[例]鲁迅《故乡》:“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但是”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语气比“可是”重,比“然而”轻;后面可以有停顿。只有连词用法。[例]茅以升《中国石拱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但dàn❶只;仅 △ ~见绿草满地|~愿|不~。 ❷可是;不过 △ 虽然金子名贵,~我还是要做一块钢。 ❸姓。 但❶不过;可是:~是。 ❷只;仅:~凡︱~愿︱不~。 但dàn❶ 只,仅:不但│但愿如此。 ❷ 但是,表示转折:他是著名学者,但很平易近人。 但dàn❶只。 【词汇】但凡︱不但 【组词】但愿如此︱但求无过 【例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近义】只 ❷但是,表示转折。 【词汇】但是 【例句】他是著名的学者,但却平易近人。 ❍ 她是很有才华的艺术家,但不是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 【近义】可︱然︱而︱却 但(1次) 疑为“得”字之讹。不~还来《天》 但dàn表转折,但是。《天问》:“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王逸注:“言汤往田猎,不但驱驰往来也,还辄以所获得禽兽,遍施禄惠于百姓也。”洪兴祖补注:“言汤田猎禽兽,往营所以施禄惠于百姓者,不但还来而已,必有所分也。”金开诚校注:“为什么王恒不但重返有易得到了王亥的服牛,而且还要经营班菉之地。” 但dan但凡 但见 但能 但是 但书1 但愿 不但 非但 岂但2但愿如此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dàn❶连词,表示语意的转折,重点在后:玄机不可预泄,~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 (一·12)这话有了些意思,~不知你从何处见得? (四八·1115) ❷副词,只:~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五·112)既然如此,你~放心,已后你只管来,我也不罗唣你。(七七·1919) ❸副词,凡,凡是:~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五·102)
但dàn仅;只:诗词一首,~能传情,不能入骨。(九三·1197)二爷~知柴胡是升提之品,为吐衄所忌,岂知用鳖血拌抄,非柴胡不足宣少阳甲胆之气。(八三·1076) 但dàn旧时北京古书店邃雅斋货价暗码,谓数目一。参“但、见、花、开、谢、催、人、自、白、头”条。 但但dàn〖连词〗 连接分句,表示转折。可译为“不过”(2)。《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上可以纠正君王想法的错误,下可以开导天下百姓的思想。不过他很不幸,做官没有碰上适当的时候。《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不过圣人的言论精深奥妙,后人的注释却支离破碎,好比山海高大深广,很难凭一两个方面来选择有用的东西。
但dàn〖副词〗 表示专独。可译为“只”(8)。《李陵答苏武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整天什么也看不到,只见到异族的人。《与韩荆州书》:但愿一识韩荆州。——只希望见一见韩荆州。《秋声赋》:但闻人马之行声。——只听见人马的行走声。 但dàn❶ 只,仅仅。《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❷ 徒然,白白。《汉书·匈奴传上》:“何~远走,亡匿于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为?” 另见640页tǎn。
但tǎn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后来写作“袒”。《墨子·耕柱》:“今有一人于此,羊牛㹖,维人~割而和之。”(㹖:即刍豢。) 另见97页dàn。 但*danB5AB ❶只:~愿如此/~求无过/~凡。 ❷但是,连词,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语气:他想吃点儿东西,~怎么也吃不下/我想干点儿事情,~静不下心来/他七十多岁了,~走路还很矫健。 ❸〈文〉只管;尽管: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安居无恐(《资治通鉴》)。 ❹〈文〉凡;凡是:~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遇君(白居易诗)。 ❺姓。 连接1 连接1连(连结;连络;连缀;连属;连缉;连同;连串;连缉;纚连;结连;缀连) 接(接合;接联;承接;联接;接连;交接;衽接;赴接) 联(联接;联结;联属;纚联) 结(联结;维结;链结) 维 缀(联缀) 编 续(胶~) 系 簪 钩带 错紾 连接的词:和 与(与其) 同 及(以及) 连(连同) 跟 暨 而(而且;因而;然而;既而) 或(或者) 如(如其;如果) 并(并且)虽(虽然) 既(既然) 即(即使)但(但是;不~) 因(因此;因为;因而) 要是 只要 尽管 不管 不论 于是 除非 所以 况乎 表示连贯关系:然则 然即 承接上面的意思,引出下面的话:承上接下 接连上文并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承上起下 用铰链连接:铰接 用车钩把两节车厢连接起来:挂钩 接在一起:拼接 拼拢 连接合在一起:接合 将事物连贯在一起:串(串连) 把同类的事物连在一起:连类(~而及) 用绳子、线等绕住或套住,使分开的东西连在一起:襻(鞋~) 接在原有的事物的后面:续(~集) 编排连接:铨贯 并排连接:骈接 依次连接:鱼贯 鳞接 摊平后联结:铺著 错误地连接:串(电话~线) (使连接在一起:连接)
另见:粘贴 缝纫 ☚ 连接1 粘合 ☛
局限 局限局(局蹐) 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画地(画地为牢;画地成牢;画地作狱;画地为狱) 画狱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有;~不过)仅(仅仅;仅只) 但(~使;非~) 光 独 才 财 单 特 就 啻(不~) 徒 止 殆 惟耳 尔 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囿限 囿于 局限,被限制:囿 (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局限) ☚ 限制 钳制 ☛ 〖但〗 粵 daan6〔蛋〕普 dàn ❶ 副詞,只,僅。李白《將進酒》:「鐘鼓饌玉不足貴,〜願長醉不願醒。」 ❷ 副詞,只是。宋濂《杜環小傳》:「吾亦知之,〜道遠不能至耳。」 ❸ 連詞,表示轉折,不過。陸以湉《冷廬雜識.卷七.陳忠愍公》:「此戰最危險,〜有兩陳公,安能破耶?」
但dàn❶只。如:但愿如此。 ❷但是。 ❸姓。 但 但dan(一)副词。(A)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有限,相当于“只”等。如:❶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世说新语·规箴》“但”句:东方朔说:“这不是言语所能争辩的。你一定想得到挽救的话,在你将要离开时,只是频频回头看皇帝,千万不要说话。”) ❷何晏注《老子》未毕,见王弼自说注《老子》旨,何意多所短,不复得作声,但应“诺,诺”,遂不复注。(《世说新语·文学》“但”句:何晏注《老子》没注完,听到王弼谈自己注《老子》的意图,何晏感到很多地方不如他,不再作声,只应声“诺,诺”,就不再去注了。) (B)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无所顾忌地进行,相当于“尽管”等。如: ❸温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世说新语·容止》“但”句:温忠武说:“溪狗是我所熟悉的人,你尽管去见他,不要有顾虑!” ❹黄王为生灵……但各安家! (《旧唐书·黄巢传》“但”句:黄王替百姓办事…尽管各自安心回家去吧!) (二)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只是”“但是”。如: ❺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世说新语·贤媛》“但”句:唤来王明君后,汉元帝一见就舍不得让她走,只是名字已经报知匈奴,不便中途更改,于是王明君就前往匈奴去了。) ☚ 单 当 ☛ 但dànⅠ (只) only;just;merely:不求有功,~ 求无过 do not hope to distinguish oneself,but only not to make mistakes;~ 说无妨 just speak out what is on your mind; 在辽阔的原野上,~ 见麦浪随风起伏。 On the vast fields,one sees nothing but the wheat billowing in the wind. Ⅱ (但是) but;yet;still;nevertheless:他们都去了,~ 我没去。 They all went but I didn't. 他早已年过60,~ 毫不见老。 He's well over sixty,but he doesn't look at all old. Ⅲ (姓氏) a surname:~ 钦 Dan Qin ◆但凡 in every case;without exception;as long as; 但求无过 seek only to escape blame;seek only to avoid a flaw;only praying to commit no wrong; 但书 {律} proviso; 但愿 if only;I wish; 但愿如此 Be it so!;I hope so.;I hope that's right.;I only hope it is so.;I simply wish it to be so.;Let it be so!;So be it!;I wish it were true.;Let's hope so. 但dàn❶但愿如此 但 金文; 篆dàn[亻(人,意符)+旦(聲符)→但(《説文》:“但,裼也,從人。旦声。”但,古“袒”字。古人稱“脱去外衣,留著内衣”爲“但”。後假借爲連詞〈但是〉。又表示“僅僅”,“只”〈但願如此〉。)] [宋] 蘇軾《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注:嬋娟,月裏嫦娥,引申爲月亮。)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此系私室,但坐不妨。” 但dàn(7画)
  【提示】右上的日,中间一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但dàn7画 人部 (1) 只;只要: ~愿如此|不求有功,~求无过。 (2) 可是;不过: 工作很忙,~精神很好。 但 ☚ 俘 傴 ☛ 但dàn上古形声字。从亻(人),旦声。是“袒”的本字,指脱衣露出上身。后假借为虚词,空,徒义。后引申为只,仅,只要。如:不但完成任务,还提高了质量。又略转为但是,不过,可是义。如:我们热爱和平,但也不怕战争。 但★常◎常
形声,从人,旦声,本义读tǎn,脱衣露出上身(后作“袒”);又读dàn,假借为副词(相当于“只”“仅”)、连词(相当于“但是”“不过”)等。但〈连〉表示条件或假设。只要;要是。 《金》十二: 若明日他不进我房里来便罢,~到我房里来,等我慢慢劝他。又十三: 往后大官人~遇着他在院中,好歹看奴薄面,劝他早早回家。又三九: 西门庆~来他家,韩道国就在铺子里上宿,教老婆陪他自在顽耍。 《醒》二五: 我不知怎么,~看见他,我便要生气起来。 《聊·姑》一: ~有一个说声好,我就叫他声于大姑,还要拜他个无其数。又 《磨》二: ~免了官刑打腿,那管他东西南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