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后评》
清蒲松龄撰。选自《聊斋志异》。《促织》是《聊斋志异》中脍炙人口的佳制名篇,写的是由于皇帝喜欢玩促织,使得一个叫成名的读书人以促织之累几至家破人亡,后来找到一头轻捷善斗的促织入贡,终于受到皇帝恩荫,肥马轻裘,否去泰来的故事。故事的寓意十分深刻,着重反映的是在腐朽残暴的封建统治之下,广大人民从政治到经济,从肉体到精神所受到的严重迫害和摧残。和故事的正文相比,作者在篇末发表的议论(异史氏曰),更是一针见血,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作者认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而成名一家先悲后喜的活剧即是封建皇帝喜尚玩物的直接结果。这便揭出一个封建时代社会制度的根本性问题,即一人的欢乐与万家遭殃的严重对立。封建帝王随意好尚的一己之私,都要成为天下奉行贡征的定例,要天下百姓付出贴妇卖儿的惨痛代价,这从客观上道出了封建压迫与剥削的终极根源。加之对官贪吏虐的社会现象的严重谴责,作者在这里对整个封建统治制度作了强烈地揭露与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