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菊笙1838,一作1839—1914江苏苏州人 京剧演员。以武生而兼演武净,世称“俞派”。 乳名:菊生 字:润仙 外号:俞毛包、毛包 别名:玉笙、光耀 俞菊笙俞菊笙(1839—1914) 李宗白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550页 俞菊笙(1838—1914)清末民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北京。原名光耀,学名玉笙,号润仙。俞鸿翠长子,张二奎弟子,杨小楼、尚和玉师。豪爽好义,人称“老毛包”。出忠恕堂,从杨双喜习武旦,后改习武生,与杨玉楼并称文武双璧。掌春台班多年。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与迟韵卿、余玉琴、陈德霖、贾丽川等共创小福寺科班。戏路宽博,尤擅京剧长靠武生戏,首创勾脸武生,世称“俞派”,为清末武生三大流派之首。擅演《挑滑车》中的高宠、《长坂坡》中的赵云、《艳阳楼》《铁笼山》《青石山》中的关平等角色以及《英雄义》《金钱豹》《赵家楼》《金沙滩》《晋阳宫》《混元盒》《百草山》等剧。 俞菊笙 俞菊笙1838—1914清京剧演员。名光耀、玉笙,字润仙,外号“俞毛包”。原籍苏州,生于北京。初习武旦,后习武生。身躯魁伟,兼擅长靠与武花。武功高超,刻画人物讲究气派,融武生与武花表演于一炉,首创勾脸武生戏,开武生挑班和以武生唱大轴之先,是京剧武生三大流派中“俞派”的创始人(另外两派为黄月山的“黄派”和李春来的“李派”)。《梨园旧话》称其武勇绝伦,年近七旬,饰演《贾家楼》之唐璧,“舞刀一场,有如万道金光,回旋上下,不可逼视”。长期在春台班演出,张二奎故后,接掌该班有年。擅演剧目有《挑滑车》、《铁笼山》、《长坂坡》、《金钱豹》等。传人有杨小楼、尚和玉及其子振庭等。 ☚ 钱宝峰 庆春圃 ☛ 俞菊笙1838—1914近代京剧演员。名光耀,号润仙,苏州人。在北京拜张二奎为师,先学武旦,后改武生。长期在春台班演出,擅演《挑滑车》、《铁笼山》、《艳阳楼》等,创造了新的武生流派,也称“俞派”。著名京剧武生杨小楼、尚和玉都是俞派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