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将军副将。《老子》:“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偏将军副将。 《老子》: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偏将军piān jiāng jūn将军名号,东汉置部属辅佐之将军。《后汉书·光武帝纪》:"壬午,以大将军吴汉为大司马,偏将军景丹为骠骑大将军,大将军耿弇为建威大将军,偏将军盖延为虎牙大将军,偏将军朱祐为建义大将军。"《后汉书·王霸传》:"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曹仁退走,遂据南郡,抚定荆州,还,拜偏将军。"其后,魏晋南朝宋、梁、北魏北齐隋皆置。 偏将军官名。西汉置,为主将属下的小将。东汉置为杂号将军,统兵出征,地位较低。三国魏定为五品;晋、南朝宋八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流外一班,专授予寒人;北魏、北齐从九品下。隋初列为散号将军,从九品下,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 偏将军(1)武官名。即副将。东汉始置,三国魏沿置。南朝宋时偏将军秩九品。梁为一班,陈秩从九品下。北魏、北齐偏将军秩均为从九品上。(2)武散官名。隋以偏将军为武散官,秩从九品下。其地位与裨将军相似,合称偏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