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奴
或称“僮隶”、“僮仆”。魏晋南北朝时奴婢的一种称呼, 属于私家奴仆, 其中有时也包括有佃客、部曲。他们除从事家务劳动外, 多从事农业生产。如南朝时刘整兄弟便共同使用奴婢耕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僮奴常与土地并提。东晋刁逵 “奴客纵横, 固吝山泽”。南朝宋谢混有“田业十余处, 僮仆千人”。僮奴来源有南北战争中俘虏的士兵及被虏的边境人民; 被地方官掠卖的南方少数民族人民; 负债卖身的农民;北方流移人口,生活无着鬻卖为奴者。僮奴数量多, 地位低下,是主人的财产,可以买卖和转赠, 所生子女也为奴婢。僮奴有时也可赎身或被释放。东晋翟汤曾释放应征为兵的奴为编户。司马元显曾征发已免奴为客者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