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元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元叉 元叉?—525北朝北魏宗室。字伯俊,小字夜叉,北魏道武帝玄孙,江阳王元继之子。宣武帝时拜员外郎。胡太后临朝,因叉为其妹夫除通直散骑侍郎。又累加侍中、领军将军。兼总统禁兵,深为胡太后信任。其时清河王怿辅政,欲排斥元叉,叉遂与侍中刘腾密谋,诬告怿以毒药置御食中以害帝,以大逆罪杀之。于是叉与高阳王雍等辅政,常值禁中,明帝称他为姨父。叉在执政之初,矫情自饰,谦逊待士,但得志之后,便刚愎自用,沉湎于酒色。并在禁中自作别库,使珍宝充盈其中。他曾把妇人装入车中,用布纬遮盖,出入禁中,门卫虽知,但不敢言。乃与姑姊妇女,群淫无别。故政事怠堕,朝纲不举,州镇长官,多非其人,于是天下纷乱。元叉又自知不法,恐被废黜,乃与从弟洪业及姬库根等聚宴,盟誓谋逆。叉曾推举元法曾为徐州刺史,法曾据州反叛。明帝遂于胡太后、高阳王雍商议解除元叉兵权,不久又解除侍中。有人暴叉之恶说: “叉本名夜叉,弟实名罗刹。夜叉、罗刹,即鬼食人,兄弟二人乃魏国的大灾难。” 正光六年 (525),又有人告发元叉与其弟元爪谋反,已得到他们约定起兵的手书。胡太后以妹夫之故,不忍治其重罪,而群臣坚持严惩不贷。明帝乃使人至家赐元叉兄弟自尽。 ☚ 拓跋丕 元恂 ☛ 元叉?—525北魏宗室。字伯僬,小字夜叉。鲜卑元氏(拓跋氏)。京兆王※元继子。宣武帝元恪时,任员外郎。娶灵太后妹为妻,及太后临朝,授通直散骑侍郎。妻被封为新平郡君,迁冯翊郡君,任女侍中。威势日盛,历迁散骑常侍、光禄卿、侍中,加领军将军,兼总禁兵,深为灵太后所信委。因和辅政之清河王元怿有隙,于正光元年(520),与侍中刘腾幽太后,杀元怿,总勒禁旅,决事殿中。甚获明元帝元诩宠信,与腾表里擅权,百僚惧之。初尚能劳谦待士,关心朝事,后渐骄慢,耽于酒色。四年(523),腾死后,防卫微缓,时出游在外,遛连不返。六年(525)二月,被灵太后与丞相高阳王元雍免去领军,为骠骑大将军、尚书令、侍中,解兵权。四月,灵太后复临朝听政,令其出宿,解去侍中,寻除名为民。是年夏,以谋反罪,赐死。追赠尚书令、冀州刺吏。 元叉北魏宗室。字伯俊,小字夜叉,灵太后临朝,拜通直郎,累加侍中、领军将军,深受太后信委。后除掉清河王怿,与高阳王元雍等辅政孝明帝。旋以权盛受到猜忌,解为仪同三司、尚书令、侍中。后被灵太后赐死。 元叉?—525北魏宗室。字伯儁, 小字夜叉。洛阳(今属河南)人。胡太后妹夫,官至侍中、领军将军,总掌禁兵。神龟二年(520)勾结宦官刘腾发动政变,软禁临朝听政的胡太后于北宫, 与腾共掌朝政。卖官鬻爵,政以贿成。激化了北魏末年阶级矛盾及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正光四年(523)胡太后再度亲政后免官为民。后复为骠骑大将军, 尚书令。正光六年(525)被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