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垂耳
垂耳为先天发育畸形,表现为耳廓上部耳轮和耳舟向前下方卷曲,呈帘幕状垂落,致耳廓高度降低,对耳轮和对耳轮脚也较平。畸形最轻者,显示局部耳轮较宽,向前下方呈锐角弯曲(图1)。较重者,耳轮缘弯向耳甲艇,对耳轮及其后脚发育不良或不存在,耳廓似杯形,称为杯状耳(图2)。最重者,则耳廓卷缩几成管状,称为乌蛤壳状耳。垂耳畸形的构成,概由于耳廓周缘的长度不足,发生紧缩所致,故不同程度的畸形,可统称为环缩耳。

图1 较轻的垂耳畸形

图2 杯状耳
(1)正位;(2)侧位。
手术治疗的原则,是设法增加耳轮和耳舟的长度,以使卷曲的耳廓复位。有条件时可结合招风耳的手术方法进行全面修复。如为不甚严重的畸形,可经局部切口,剥离后,显露耳轮水平部的软骨,在几个部位纵行切开,呈花瓣状,使卷垂的软骨直起,并以取自耳甲的软骨条连接缝合固定 (图3)。如为严重的畸形,则需将耳廓切开,使卷曲的部分复位。所遗楔状缺损,当畸形为单侧,且面积较小时,可自对侧耳廓切取复合组织片游离移植修复 (图4)。如畸形为两侧,则需按耳廓再造术的基本原则行软骨移植构成支架和局部皮瓣修复皮肤的分期手术方法治疗(图5)。

图3 卷曲软骨花瓣状切开和以软骨条连接缝合固定

图4 耳廓复合组织片游离移植修复楔状缺损


图5 软骨移植和局部皮瓣法修复楔状缺损
(1)切开耳廓,植入的软骨支架和形成的局部皮瓣;(2)缝合后,第一期手术完成;(3)第二期手术,另自耳后形成局部皮瓣,用以修复将软骨支架掀离颅侧后的耳廓后侧创面;(4)皮瓣的供皮区行皮片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