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全面发展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Quanmian fazhan jiaoyu

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从历史上看,很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分析和论证了这个问题。一般说来,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德育、智育和体育,也有的把美育列入,简称为德、智、体、美四育。还有的主张把劳动技术教育列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六艺之学(礼、乐、射、御、书、数),就包括了德育(礼)、美育(乐)、体育(射御)、智育(书数)的内容。孔子也是沿用这种六艺之学的。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把人分为身体和心灵两部分,而心灵又有三种,即植物的心灵、动物的心灵和理智的心灵。因而他认为与这三种心灵相适应应实行三方面的教育:体育、德育、智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在强调智育、德育的同时,也重视儿童完善的体格发展和美育的要求。系统地从理论上提出美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西方是18世纪德国的席勒,在中国则是蔡元培。最早把劳动技术教育列入五育之中的是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他要求每个青年都要接受农业劳动和手工业劳动。19世纪的欧文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并第一次把工业劳动纳入到劳动技术教育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考察了人的发展,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马克思把要求青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同时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的教育叫做综合技术教育。它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可以弥补分工造成的缺陷,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可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劳动者。列宁根据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他认为,不论在普通学校,还是在职业技术学校,都应该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实施综合技术教育,从而使年轻一代成为理论上和实践上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大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新人。新中国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必须对他们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德智体美劳各育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任务,具备自己特有的作用和价值,在实践中不能突出某一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的起源 ☛

全面发展教育

社会主义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所确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充分自由地统一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和完全消灭私有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在社会主义中国,通过学校对青少年儿童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等多方面进行教育,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全面发展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活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3 23: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