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八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八番元时对居住在今贵州惠水一带布依等少数民族的称谓。因主要包括程番、罗番、金石番、卧龙番、大小龙番、洪番、方番(包括卢番)、韦番等而得名。北宋初年,龙氏、方氏、张氏、石氏和罗氏崛起于黔南,取代莫氏、尹氏而领有其地,时称“五姓番”,简称“五番”。至北宋末年增程氏、韦氏, 合称“七姓番”或称“七番”。元时又增卢番。分布地区前后大抵相当。设“八番顺元蛮夷长官司”以统治之, 下辖番洞三千四百八十七寨。蒙古至元十六年(1279), 在其地置八番军民宣慰使司, 明时改名八番长官司, 属贵阳军民府。清沿明制。民国初废长官司, 改名定番州。1935年其地置惠水县。其后裔多数为布依族, 少数为汉族。 八番一作八蕃。元代对唐宋以来南宁州龙、方、石、程、韦、洪、卢、张八大姓所统少数民族的总称。分布在今贵州中部及西南部。五代时,楚王※马殷为镇压南宁州溪洞诸蛮的反抗,将邕管柳州八姓兵留下轮番戍守其地,并由大将仲氏统领,故又有仲家之称。北宋时,以龙氏为番主的龙、方、张、石、罗五姓崛起,取代了尹、莫两姓领主的统治地位,史称※五姓蕃(番)。元丰七年(1084),与元符二年(1099),程蕃与韦蕃皆比附五姓,故有“西南七蕃”之称。元至元十六年(1279),潭州行省遣两淮招讨司经历刘继昌招降西南诸番,诸蕃首领率部曲降,始置八番宣慰使司以统之。分别授龙方零为小龙番静蛮军安抚使,龙文求为卧龙番南宁州安抚使,龙延三为大龙番应天府安抚使,程延随为程番武盛军安抚使,洪延畅为洪番永盛军安抚使,韦昌盛为方番河中府安抚使,石延异为石番太平军安抚使,卢延陵为卢番静海军安抚使,罗阿资为罗甸国遏蛮军安抚使,并怀远大将军。诸番叛服不定。明时,改八番长官司。清沿明制。民国初,废长官司,置定番州。今布依、彝、苗、仡佬等民族与之有密切的关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