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书院
位于安丘书院山(亦称城顶山)半腰。是历代为纪念公冶长逐渐修成,相传为公冶长读书之处。书院始建年代不详,据《安丘县志》记载,唐德宗时,节度使王沛见书院山的公冶长读书处岁久渐圯,“因其故址,而更新焉”。明成化年间,安丘知县陈文伟重修并题诗一首。明正德年间,安丘人巩氏,因“慕公冶长之贤”,于书院西侧立公冶长祠,又名青云寺。现公冶长书院及公冶长祠均已废圮,尚存明清石碑四块,其中明代陈文伟所题“先贤公冶子长读书处”石碑仍完好无损。遗址古树参天,花竹遍地,残存的影壁上有一古松,约400余年,另有两株银杏树,树围约6米,枝叶繁茂,峭拔挺立,相传为公冶长所植。书院处于群山环抱之中,裂石出泉,树稳风不鸣,泉安流不响,系幽静读书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