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恃险
【出典】 《后汉书》卷十三《公孙述传》:“述恃其地险众附,有自立志,乃使其弟恢于绵竹击宝、忠,大破走之,由是威震益都。……于是自立为蜀王,都成都。”“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为天子,号成家。”
【释义】 公孙述字子阳,汉扶风茂陵人,更始时,恃险聚众自称蜀郡太守,进而自立为帝。
【例句】 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2575)这里以“公孙恃险”喻指蜀将叛唐割据。
公孙恃险
借指叛将割据。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送湖南亲友》: “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后汉书·公孙述传》: “〔公孙述〕为导江卒正……述恃其地险众附,有自立志,乃使其弟恢于绵竹击宝(李宝)、忠( 张忠),大破走之,由是威震益都。”后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四月,自立为帝。汉公孙述初为王莽导江卒正,后起兵,据有益州,依仗地势险固,拥兵自立。后为汉军所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