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博liù bó

古代一种掷彩下棋的博戏,共十二棋,二人博,各六棋。李益《汉宫少年行》: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

六博

六博

古代的一种博戏,共十二棋,六黑六白,两人相博,每人六棋,故名。本作“簿”,或作“陆博”。春秋时已极为普遍。《战国策·齐策》:“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中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吴师道校引王逸云:“投六箸行六棋谓之六博。”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还记载:六博,又分大博、小博,大博用六箸,小博用二琼。箸、琼都是投彩的博具,是后世骰子的先祖。其具体的博法,据《古博经》曰:“二人相对坐向局,局分为十二道,两头当中名为‘水’,用棋十二,故法六白六黑。又用鱼二枚,置于水中,其掷采以琼为之,琼畟方寸三分,长寸五分,锐其头,钻刻琼四面为眼,亦名为齿。二人互掷采行棋,棋行到处,即竖之,名为‘饶棋’,即入水食鱼,亦名‘牵鱼’。每牵一鱼,获二筹,翻一鱼获三筹。若已牵两鱼而不胜者,名曰‘被翻双鱼’,彼家获六筹为大胜也。”明杨慎《丹铅杂录·六幺》亦云:“古之六博,即今骰子也。”《书言故事·博奕类》:“六只骰曰六博。“鲍宏《博经》:“博局之戏,各投六箸行六棋,故云六博。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掷骰谓之琼,琼有五采,刻为一画者谓之塞,刻为两画者谓之白,刻为三画者谓之黑。一边不刻,在五塞之间,谓之五寒。”宋程颢有《象戏》诗:“大都博奕皆戏剧,象戏翻新学用兵。”陆游也有《鹊桥仙》词:“华灯纵博,雕鞍驰射。”

☚ 拆白道字   樗蒲 ☛

六博liù bó

古代一种博戏。共十二棋,两人博,各六棋。李益《汉宫少年行》:“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


六博

又作陆博或六簿。古代的一种博戏。共十二棋,六黑六曰,两人相博,每人六棋,故名。《史记·苏秦传》:“六博蹴鞠者。”《索隐》云:“王逸注《楚词》云:‘博,箸也,行六棋,故云六博。’”博本是古代的一种棋局,洪兴祖《楚辞补注》引《古博经》,对此作有具体描述:“博法,二人相对坐向局,局分为十二道,两头当中名为水。用棋十二枚,六白六黑,又用鱼二枚置于水中,其掷采以琼为之。二人互掷采行棋,棋行到处即竖之,名为骁棋,即入水食鱼,亦名牵鱼。每牵一鱼获二筹,翻一鱼获二筹。”后来这种棋局渐渐演变,“后人不行棋而专掷采”,变成一种以掷采定胜负输赢的博(赌博)戏。唐代六博犹流行,李白《猛虎行》云:“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梁园吟》:“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李益《汉宫少年行》:“分曹陆搏快一掷,迎欢行意笑语喧。”

六博

又称“六簙”、“陆博”。古代博戏。黑白各六棋,两人相博。局分十二道,两头当中名为“水”,放“鱼”两枚。博时掷采行棋,棋行到处,则入水食鱼。每食一鱼得二筹,得筹多者为胜。盛行于民间。《史记·苏秦传》 载,临淄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斗鸡、走狗,蹴鞠,六博。

古代名物 > 遊戲類 > 遊藝部 > 博具 > 六博
六博  liùbó

亦作“陸博”,單稱“博”。博具名。共十二棋,六黑六白,兩人各執其六相博,故稱。相傳爲夏人烏曹所造,盛行於秦漢魏間,唐代後失傳。其制,局分十二道,中間爲“水”,放“魚”兩枚。另有六籌。博時擲彩行棋,棋行到處,入水食魚。每食一魚(山东微山縣兩城漢畫像石)得二籌,得籌多者爲勝。《楚辭·招魂》:“菎蔽象棋,有六博些。”《西京雜記》卷四:“許博昌,安陵人也,善六博……法用六箸,或謂之究,以竹爲之,長六分。”三國魏·曹植《仙人篇》:“仙人攬六箸,對博太山隅。”宋·高承《事物紀原·博奕嬉戲·陸博》:“《說文》曰:‘古烏曹氏始作博,蓋夏后之臣也。’……《聲譜》曰:‘博陸,采名也。’孔子曰:‘不有博奕者乎! ’《莊子》:‘博塞以游。’”按,今本《說文》無“古烏曹氏始作博”諸句。參閱《列子·說符》張湛注。

六博圖

六博liù bó

〖名词〗
古代的博戏。共十二棋,六黑六白,两人相博,每人六棋,故名(1)。《滑稽列传》:男妇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男女杂乱地坐在一起,斟酒慢饮,玩六博投壶的游戏。

六博

又作“六簙”,或“陆博”。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共12颗棋子,6黑6白,两人相搏,每人6棋,故名。局分12道,两头当中名为“水”,放“鱼”两枚。博时掷采行棋,棋行到处,则入水食“鱼”。每食一鱼得两筹,得筹多者胜。

六博

六博

本作“六簙”,或作“陆博”,古代博戏。共十二棋,六黑六白,两人相博,每人六棋,故名。局分十二道,两头当中名为“水”,放“鱼”两枚。博时先用琼(后世称“骰子”)掷来。琼上刻有“五”、“白”、“黑”、“塞”等采,以掷得“五”、“白”两采为贵。掷采时要喝采,然后行棋。每人六棋之中,一枚叫“枭”,五枚叫“散”;“枭”为贵,“散”为佐。棋行到处,则入水食鱼。每食一鱼得二筹,得筹多者为胜。这种娱乐活动,至迟商末已经出现。《史记·殷本纪》: “帝武乙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春秋战国, 已十分流行。当时上至国君,下至平民无不喜爱此戏。至秦汉, 此风更盛。西汉安陵人许博昌, 不仅善六博, 而且将博艺著书立说,传有《太博经》一篇。有关六博戏的图形及博具实物,考古中屡有发现。如河南灵宝出土的绿釉六博棋局, 湖北云梦出土的彩绘六博木局, 江苏沛县古泗水地区画像石中之六博图, 河南南阳汉画像石之六博图等, 均堪称精品。

☚ 弹棋   走马 ☛
六博

六博

古代博戏,又作陆博、六簿。以棋子12枚(6黑6白),每人6棋相博得名。六博在战国时期的齐、鲁非常流行,《史记·苏秦列传》:“临淄富而实,其民无不……六博、蹋踘者。”《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六博的方法是,“二人相对坐向局,局分为十二道,两头当中名为水。用棋十二枚,六黑六白,又用鱼二枚置于水中,其掷采以琼为之。棋行到处即竖之,名为骁棋,即入水食鱼,亦名牵鱼。每牵一鱼获二筹,翻一鱼获二筹。”可见博和六博原指用掷采以定行棋的一种游戏。后来博的形式发生变化,《孟子正义》说:“后人不行棋而专掷采,遂称掷采为博(赌博),博与弈益远矣。”博由棋局而演化为专指掷采以定胜负输赢的赌局。

☚ 长拳   击技改进 ☛

六博

古代的一种棋类。战国时期楚国的六博已发现3件,其中2件出土于江陵雨台山197号、314号战国楚墓,另一件出土于鄂州鄂城钢厂53号战国楚墓。棋盘长方形或方形,下安三足。其中鄂州的一件为方形棋盘,三足较矮,棋盘上的彩绘花纹已漫漶不清。江陵雨台山的二件棋盘均为长方形,三足较高,其中314号出土的一件保存较好,盘面髹黑漆,并用红漆画边框与“一”“L”形符号,正中凿有长9厘米,宽6. 3厘米,深0. 9厘米的小盒。内装小卵石做成的骰子24颗,红、黑色各9颗、白色6颗,盒上的长方形盖恰与盘面平齐。这种六博的盘长39厘米,宽32.7厘米,通高24厘米。它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一件六博棋。

六博

古代一种下采赌胜的游戏,其玩法今日已不甚了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6 1: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