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月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月六

六月六

布依族民间叙事诗。流传在贵州省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等地。这是一部描写布依族节日风俗的叙事诗。主要写有一年布依族地区遭受虫灾,一对叫得莱和阿菊的夫妻带领大家扑灭了飞蛾,秧苗又长出了新芽。不料又遭到蚂蚱的侵害,得莱夫妇找太阳和月亮请教灭虫的办法。他们在燕子、蜘蛛等动物帮助下来到日月滩,太阳送给他能使庄稼起死回生的龙猫竹,月亮送给他们衣裳、银圈、压领、青布裙。得莱夫妻回到村寨,率领乡亲们捉住蚂蚱王,解除虫害。这一天正是六月六日,按太阳的指示每年的这一天都要庆祝,这就是布依族六月六节日的来历。全诗用浪漫主义的表达方式塑造了两个具有牺牲精神的人物形象,歌颂了他们敢于同自然灾害做斗争的精神。

☚ 文龙与肖尼   引郎美道 ☛

六月六

多民族的共同传统节日。亦称“晒虫节”。除汉族外,瑶、布依、苗、壮、侗、土家、水、仡佬等族也过此节,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节日活动各地各族有异,但多数有晒衣物、晒书籍、晒经卷的内容。瑶族相传六月初六是土地公公的生日,家家户户杀鸡、鹅、猪、羊祭神,贴对联,放鞭炮,唱瑶族民歌,像过年一样,且有“六月六,过半年”之民谚。云贵地区的布依族把六月六称为“六月场”、“过小年”、“开秧门节”、“敬盘古”等,除供奉祖先、欢聚饮宴、吃五米糯米饭外,还要赶六月六场,青年男女对歌交友,谈情说爱。

六月六

六月六

时间:六月初六民族:布依
地点:贵阳市花溪区
活动内容:赛歌、赶歌会

☚ 小端午   踩歌节 ☛
六月六

301 六月六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指阴历六月初六或六月十六或六月二十六日。又称 “敬盘古”、“过小年”或“六月场”(六月十六日)或“六月桥”(六月二十六日)。届时,屠狗宰牛杀猪,包粽子祭祀祖先。吃糯米饭、糯米粑,喝糯米酒。糯米饭染成五种颜色,象征五谷丰登。节日期间,妇女探亲,男女青年对歌、掷花包。据传说六月六是盘古逝世的日子,为纪念盘古而演为节日;或云,为纪念反抗土豪压迫而演为节日。

☚ 三月三   赶干洞节 ☛
六月六

六月六

节日习俗。古称“天贶节”,是纪念先祖的节日。民间传说这一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一天,称“晒龙衣”。家家户户晒衣物、被褥、字画、书籍,防湿防蛀。清晨,子女要为去世未满三年的亲人泼绿豆汤,意寓和亡人一起消暑。孩童在端午节所戴之“花花手”在此日摘除,家长要为孩子烙制蝉状薄饼吃,称烙“麦蝉”。

☚ 五月五   七月七 ☛
六月六

六月六

土家族节日,每年阴历六月初六,一说是土王的生日。该日全村人到村寨的踩手堂敬土王。蒸饭杀牛,用牛的“十全”即心,肝、肺、舌、肠、头、蹄等祭祀土王,然后大家聚而分食,未到者也有一份。另一说六月六是太阳生日,家家祭太阳。还有的地方六月六为“吃新年”或叫“尝新年”,用当年新粮煮饭,煮酒祭祀祖先或田神。让祖先和田神先尝,然后全家聚食。还有地方,如龙山、利川等六月六日祭黑神,把黑神祖比作驱邪赶秽,消灾灭病的神灵,并建有黑神庙,每年六月六日这天聚集庙前,给黑神披红挂彩,烧香放炮,隆重祭祀。

☚ 赶年节   禁止移动火塘中三角架 ☛
六月六

六月六

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农历六月初六日。宋代称之为“天贶节”。嘉靖二十五年《淄川县志》:“六月六日,晒衣晒书,辟蠹鱼,作炒面,畜水,作曲,宋天贶节也”。旧峄县、乐陵、武城一带,民间有“挂地头”之俗。据道光二十一年《武城县志》载:“农家用纸马挂禾稼上,谓之挂地头,以报地功。”日照等地喜好采食马齿觅,云以避瘟。莱阳地区儿女多簪风眼草,且悬之灶上,以辟蝇。平阴县旧俗设“路斋”。招远新婚男子携礼物到岳母家“贤亲”。昌邑、临清姑娘回门,并有“上新麦子坟”习俗。单县人须吃菜包子。临朐、滕县等地要“祭山”(即“敬狼神”)。沂南农家中午喜食“面叶”。农谚:“六月六,晒谷秀”。

☚ 六亲   六色礼 ☛
000100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5 4: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