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回民支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族武装之一。1940年2月在陕甘革命根据地龙嘴子(今属甘肃正宁县)正式成立。主要活动在陕甘交界的正宁、宁县一带,配合主力部队打击进犯陕甘边区的敌军, 保卫地方。1947年改编为关中分区新正县独立营八连,称“回八连”。取得皮房店、五顷原子等地战斗胜利后, 人数从原来的数十人增加到二百多人, 成为一支正规部队。在长期斗争中培育了许多英雄人物。1948年编入主力部队, 参加解放大西北的战斗。 关中回民支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武装。1940年2月,在“回民救国协会关中分会”的号召和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于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正宁县龙咀子。马全德任队长,马全辅任指导员。原有3个班。1947年初被整编为关中新正县独立营八连,称:“回八连”。翌年2月又编为二十一团二营六连,共辖3个排。以回民为主,也有汉民。初活动于石家湾、解家川一带,主要任务是:保卫群众生产,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后发展到整个关中地区。曾经历无数次大小战斗,特别是皮房店、五顷原子、口子头铁王等数次较大战役中,全歼敌人3连,缴获枪支弹药无数。对解放大西北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