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墙头小说
孙犁作。初载于1941年3月7日《晋察冀日报》。文章追溯了墙头小说“名称的由来”。指出它最初由日本左翼文艺杂志《红旗》倡导。1931年“左联”刊物《北斗》曾予介绍,并刊载了作品,但实际上未曾在“墙头”上展开。现在,边区人民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练习的要求,边区各单位都有自己的墙报,而边区的印刷条件尚有限,这就决定了墙头小说在边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作者在与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墙头小说的特征:作为文艺轻骑队,它“短小”,可用单张纸写出,也可编入墙报;它应比报告文学迅速、“具体”地反映现实,反映群众的意志,又具有虚构和想像的艺术手段;它具备短篇小说的“特点、长处”,又有明显的“新闻性、政治性”;它应具有“有头有尾,生动有力”的民族形式和风格。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大众文艺历史发展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