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经济问题的五点意见》
这是陈云1978年12月10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东北组的发言。经过“文化大革命”,我国经济徘徊不前,比例失调。粉碎“四人帮”之初,又出现了引进规模过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云提出了五点意见:(1)在三、五年内,每年进口粮食两千万吨。为什么要大量进口粮食?这是为了使农民能够休养生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为,多年来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落后,要发展农业,就不能征购过多,使农民喘不过气来。进口粮食,就可以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农民稳住了,事情就好办了。(2)工业引进项目,要循序而进,不能窝工。这是针对盲目引进而提出来的。因为引进项目一拥而上,看起来好像快,实际上欲速则不达。中国的实际情况,不能同日、德、英、法比,也不能同南朝鲜、台湾比。(3)要给各省市一定数量的真正的机动财力。这是针对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中过分集中的弊病提出来的。原有过分集中的体制,财政统收统支,地方上没有或很少自主权,对发展经济不利。(4)对于生产和基本建设都不能有材料的缺口。生产指标过高、基建规模过大,物资、木材留缺口,是多年来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痼疾。根据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要求,要根据国力的可能确定生产指标和基本建设规模,材料不留缺口。(5)要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到7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增加外汇收入的行业。我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所以,我们应当重视旅游业,“风景出口”,可以年年增加外汇收入。这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陈云的这个发言,为恢复和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这些意见,被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采纳,对后来作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决策起了积极作用。全文约1 800字,载《陈云文选(1956—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