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内部收益率法”。根据方案本身内含报酬率(内部收益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内含报酬率(内部收益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折现率,或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若内含报酬率(内部收益率)大于折现率,则方案可以接受;若内含报酬率(内部收益率)小于折现率,则方案不能接受。
内含报酬率法
亦称“内部报酬率法”。以投资项目本身预计可达到的报酬率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效益的一种方法。就其计算方法而言,内含报酬率是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PV为净现值,IRR为内含报酬率,t为年份,At为第t年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记为正数,现金流出记为负数),n为投资项目的寿命期限。利用上式计算内含报酬率的具体方法,视每年现金净流量是否相等而有所区别。当投资方案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先通过“逐次测试”,分别确定使净现值稍大于零和稍小于零的两个折现率。然后根据这两个大小不等的折现率求出能使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此即该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的方案为可采纳的方案; 内含报酬率小于资金成本的方案为应放弃的方案。对于互斥方案的决策,即从几个可行方案中选取一个最优方案的决策,不能直接用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的大小来判断它们的优劣。通常是在使不同方案寿命期限相等的条件下,按下述程序进行决策分析: (1) 计算投资额大的方案比投资额小的方案增加的现金流量。(2) 计算增加现金流量部分的内含报酬率。(3) 进行判断,若以上计算的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表明投资额大的方案同投资额小的方案相比,其增量投资的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投资额大的方案为优; 若此内含报酬率小于资金成本,表明投资额大的方案同投资额小的方案相比,其增量投资的内含报酬率小于资金成本,则投资额小的方案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