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补丸《女科切要》卷二方。鹿茸、菟丝子、沙苑蒺藜、紫菀、黄芪、肉桂、桑螵蛸、肉苁蓉、制附子、茯神、白蒺藜。为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食远温酒送下。治妇人阳虚白淫。 内补丸 《圣惠方》卷五十九【组方药物】 黄连30克(去须,微炒) 当归22.5克(锉,微炒) 干姜15克(炮裂;锉) 阿胶22.5克(捣碎,炒令黄燥) 【制剂用法】 上药4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计时候。 【适应病证】 冷热气不和,腹痛,下痢不止。
内补丸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组方药物】 狼毒60克(湿纸裹煨) 天麻45克(酒浸,炙) 附子60克(炮裂,去皮,脐) 巴戟天45克(去心) 鹿茸60克(涂酥炙,去毛) 补骨脂45克(微炒) 石斛45克(去根) 干蝎30克(全者,炒) 萆藓45克 肉苁蓉45克(酒浸,去皮,炙) 蒺藜子(炒,去角) 天雄(炮裂,去皮,脐) 独活(去芦头) 干漆(熬烟出)各30克 没药45克(研) 桂45克(去粗皮) 腽肭脐120克(细锉,捣筛为末,用酒5升煎成膏) 【制剂用法】 上药17味,除腽肭脐外,共为细末,和匀,用腽肭脐煎搜和为丸,或入少量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适应病证】 肾脏虚风,元气衰备,膀胱冷痹,腰胯注痛,脚膝无力。 内补丸nèi bǔ wán方剂名。《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地黄。 【方源】《本事方》。 【组成、用法】用熟地黄二两,当归一两,微炒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温酒下三十丸。 【功用主治】胎寒腹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