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植术
再植术是将一个离体的器官、组织或肢体,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重新移植到原来的部位。再植术目前主要应用在肢体的再植。1963年国内首次取得断肢 (臂) 再植成功。1966年取得断指再植成功。现在世界各地开展这类手术日益增多。
再植术是一门较新发展起来的学科,虽然不存在器官移植所遇到的排斥反应,但是下列因素影响再植术的成功:
❶年龄越小成功率越高;
❷挫伤越严重修复能力越差,再植后肢体功能恢复也较差;
❸断肢后无血时间愈短,再植术成功机会愈大。
施行再植术除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水平外,其指征是:
❶病人全身情况许可,能耐受再植手术。外伤的病人除有肢体的断离外,可能同时并发休克或伴有其他脏器的损伤。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积极抢救病人的生命,待情况许可后再进行再植术;
❷离断的肢体必须要有一定的完整性;
❸施行再植术不能超过一定时限。在室温情况下(20℃),无血状况持续6~10小时后,离体的各种组织开始发生不同程度的不可逆的变性;
❹估计再植肢体能恢复一定的功能,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神经的再生和肌肉的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