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 团体社(报~;学~;春~;诗~) 夥党 集体,团体:集合 作诗和饮酒的集会和团体:诗酒社 旧时指政治、宗教、学术等团体:会社 读书作诗的会社:书社 文艺演出团体:剧团 演奏音乐的团体:乐团 旧称剧团:班(班子;戏班) 为一定目的而成立的团体:会(工~;农~) 为促进某种事业而组织的群众团体:协会 某一学科的人组成的学术团体:学会 商人为了维护其利益而组成的团体:商会 有账务关系的个人或团体:户(户头;账户) 认卖的户头:认户 为政治或经济目的而结成的团体:帮(帮会;行~;马~;青~;黑~) 因同乡、同行关系而结成的小团体:帮派 邪恶的帮派:邪党 由私人利益关系结成的团体:党(死~;结~) 清末民间秘密团体:会党 临时拼凑起来的水平不高的团体:草台班子 不知名的机构或团体:无名之师 (有共同目的、志趣的人所组成的集体:团体) ☚ 集体 集团 ☛ 农会汉族生产习俗。流行于川西北一带。于农历三月一日或农忙前的某一天举行。届时,人们将竹、木、铁制的农具如扁担、锄头、箩筐、钉钯等摆到会场上,从早到晚任人选购,以备农忙之需。该习俗现仍流行。 农会即“农民协会”。 农会台湾最大的职业团体,实为官方组织。1900年始创于台北,几经变迁分合,延续至今。该会为台湾公益社团法人。农会共分三级,省、县(市)农会形同虚设,真正发挥作用的是乡镇农会,各村设农事小组。凡居住在该会组织区域内年满20岁、符合会员资格者,均可加入为会员或赞助会员。1984年台湾共有省、市、县、区及基层各级农会组织304个,会员128万余人(户),连同家属计约有570万人以上。该会声称实行农有、农治、农享三大精神。农有即该会为农民所有,会员有充分参与权利。包括选举权和服务该会职务机会;其财产属于全体会员所有,会员有完整的处理全权。农治即该会由农民共治,其最高权力机关为会员代表大会, 由会员选出的代表组成;再由其选举理事会,秉承大会决议,制定决策,拟定方针;再委由所聘请的经营专才总干事负责推动业务。农享即该会经营成果由农民共享,其受益对象不以会员为限,而以整个农村为范围,且其利益不以经济利益为限,而包括政治,教育、社会等方面;其经营业务包括信用、供销、保险、推广等。台湾国民党当局用授予农会特权的方式,如控制农产品购销、农业贷款权及农会化肥专卖权等牢牢掌握各级农会,使其成为控制农民的得力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