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农矿产品级差收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农矿产品级差收益 农矿产品级差收益亦称“土地级差收入”。自然条件较好或距市场位置较近的生产者多得的那部分收益。有多种情况: (1)自然条件较好的农业生产者或矿藏开采条件较好的企业产品有较低的个别价值,在相同的收购价格下可多得收益。(2)自然条件较好的农业生产者或成矿条件较好的矿产品质量较高,在相同的成本下可卖较高的价格,从而多得收益。(3) 距离市场较近的农矿生产者比距离市场较远的生产者运输费用可以相对地低些,或可以卖较高的价格,从而多得收益。上述多得的收益都与土地、矿藏的自然条件等级或运输条件等级相联系,故称级差收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矿山为国家所有,承包或委托给企业经营,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承包给家庭经营。由于土地、矿山条件优劣和运输条件好坏所引起的级差收益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农 (矿) 产品级差收益应通过地区差价或资源税在国家、企业、集体、个人之间合理分配。其处理原则是: (1) 按照农 (矿) 商品总价格不超过农 (矿) 商品总劳动耗费的原则,确定农 (矿) 产品总的价格水平,以利于实现工农产品等价交换及矿产品与加工品之间的等价交换。(2) 按照上地的优劣和位置的远近保持适当的地区差价,以照顾劣等条件的生产。(3) 地区差价应小于不同土地等级的成本差额或运费差额。既要照顾劣等条件的收益,又要利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即要求做到劣等条件的收购价在其个别价值之下,而在其平均成本之上,除成本、税金外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益; 中等条件的收购价格相当于其价值水平,能比劣等条件多得一定的收益; 优等条件收购价格应高于其个别价值,又在平均收购价以下,能比中等条件有更多收益。除用地区差价调节级差收益外,还需利用税收杠杆配合调节,即对优等条件多征收资源税,劣等条件少征或不征资源税,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从征收的资源税基金中给予补贴。 ☚ 价格杠杆 价格水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