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功能不全coronary insufficiency
又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是Buchner等1932年以来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冠状循环的血液供应不能满足心肌需要而出现的一种心肌相对缺氧的状态。是从心绞痛到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病变。与心肌梗死相比,虽然两者都属于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但其在缺血缺氧程度,以及心肌病变的性质和分布特点与心肌梗死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冠状动脉不全主要是通过影响心肌复极而使心电图发生变化,即表现为ST段、T波、U波及QT间期的异常,此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多下降70%以上。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ST-T改变多具有能定位、有对应改变和动态变化明显等特点。有必要提出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对心电图ST段的影响,有时其形态的改变要比其下降的程度更有诊断意义。根据临床表现与心电图特点,可将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分为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和慢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