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狩是古代以田猎与练兵合一的军事活动。西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一年要举行三次以田猎为名的练兵,称为春蒐,秋弥,冬狩。 冬狩古代以田猎与练兵合一的军事活动。西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一年要举行3次以田猎为名的练兵,分别称为春搜,秋弥,冬狩。 冬狩清代八旗官兵冬季畋猎之称。古有春蒐、夏苗、秋狝、冬狩之分,清代沿之。康熙二十一年(1682)迄嘉庆六年(1801),八旗官兵相沿于每年冬季举行步猎二三次,于京城外就近演练以习武,委官充当临时营总或由都统等率往。乾隆(1736—1795)以前,京城外远近地荒旷者多,常有野兽出没。嘉庆初,仁宗顒琰以近远郊俱已垦熟,无虎豹,遂谕令停止京旗官兵冬狩。同治、光绪间(1862—1908),冬狩之典或于南苑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