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冯云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冯云山1822—1852

太平天国革命领袖之一。又名乙龙,广东花县禾落地村人。出身农民家庭。幼时曾读私塾,及长,以务农和教书度日。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翌年五月,同洪秀全到广西贵阳赐谷村传教,发展拜上帝会组织。九月,只身进入桂平县紫荆山地区,以佣工、塾师为业,开辟革命根据地。“历尽艰辛,坚耐到底”,经过三年的努力,发展会众两三千人,培养了杨秀清、萧朝贵等一批革命骨干。1847年8月,洪秀全来到紫荆山,共同建立拜上帝会总机关,领导会众开展捣毁神庙的宗教斗争和反对地主团练的政治斗争。是年冬,被石人村土豪王作新勾结地方保正捕去,经会员聚众夺回。1848年1月,王作新又勾结官府,以“践踏社稷神明”、“阴图谋叛”,投入桂平监狱,经会员多方营救获释。1849年7月同洪秀全重返紫荆山积极筹划起义:建立领导核心,严密军事纪律,创设“圣库”制度等。“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1851年1月金田起义,为团结同心,顾全大局,推尊杨秀清为正军师, 自己屈居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他出生入死,屡建战功。十二月在永安(今蒙山)受封为南王、七千岁,协助洪秀全建制,拟定《太平军目》、《太平礼制》、《太平天历》。次年四月,永安突围,他和萧朝贵等率主力部队击杀清将四总兵,歼敌四、五千人。乘胜北攻桂林。五月,随师攻打全州,不幸中炮受伤。六月在蓑衣渡因伤势恶化牺牲。

冯云山1822—1852

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又名乙龙,广东花县人。早年受过传统封建教育。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懂天文、历法、兵法,曾任塾师,后深入桂平县、紫荆山一带发展组织,吸收杨秀清、萧朝贵等山区农民和烧炭工人3000人。为巩固拜上帝会与洪秀全制订章程、宗教仪式和纪律。在广西东南各州县建立分会组织,石人村土豪王作新率领团练将他逮捕,经会众营救出狱,重回紫荆山,与洪秀全积极准备起义。金田村起义时,任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同年十二月在永安被封南王,协助洪秀全制订了太平天国官制、军制、律令、营规、天历等,对巩固政权、建设军队作出一定贡献。咸丰二年四月十六日(1852年6月3日)进攻全州,中炮受伤。四月十八日(6月5日)牺牲于蓑衣渡。

冯云山

冯云山?-1852Feng Yunshan

太平天国起义军领袖。又名乙龙。广东花县人。出身一个富庶的农家。自幼学习刻苦, 对天文、地理、兵法、历算、经传典籍无不通晓。与洪秀全有相同的经历,屡试不第,渐萌反抗思想。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与洪秀全一起创建了拜上帝教。次年5月,随洪秀全到广西传教。但半年间,仅发展教徒100余人。在洪秀全返广东后,他只身留在广西继续宣传 “真道”。是年底,到紫荆山区, 先打短工, 后作塾师, 在农民和烧炭工人中开展宣传组织活动。皈依上帝者日众,于1846年后创立拜上帝会。到洪秀全1847年8月重返广西时,紫荆山地区已拥有会众3000余人。在紫荆山之外又开辟武宣、象州、平南、贵县、博白及广东信宜等根据地。因捣毁象州甘王庙及一切偶像,被地主王作新诬告入狱。巧妙利用合法斗争, 获得无罪释放。为人识大体, 顾大局。一向尊崇洪秀全的领袖地位, 并承认杨秀清、萧朝贵代 “天父”、“天兄” 的传言身份, 甘居杨、萧名下。1850年6月团营令发布后, 与洪秀全转至平南花洲山人村布置起义。1851年1月1日和洪秀全一起指挥桂平蔡村江之战,阵毙清将伊克坦布。参加领导1月11 日的金田起义。3月封为后军主将, 12月在永安(今蒙山) 封为南王。太平天国永安建制 (包括军制、军律、历法、官制、礼制),多出其手。清方评论他说:“倡乱以来,用兵诡谲,几于不测,所有伪谕,悉出主裁。”( 《金陵癸甲纪事略》)1852年(咸丰二年)5月攻全州时中炮受伤,6月逝于蓑衣渡。年仅30余岁。太平天国印书称颂他 “前导开国护圣君, 克取省郡如反掌, 开疆拓土功劳深”。

☚ 洪秀全   拜上帝会 ☛
冯云山

冯云山1815—1852Fengyunshan

太平天国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又名乙龙。广东花县人。1815年(嘉庆二十年)生于花县禾落地村。出身殷实农家。自幼与洪秀全同学。科举不中,以塾师为业。1843年接受洪秀全拜上帝教,为拜上帝会的创始人之一。次年,与洪秀全赴广州及顺德、南海等县传教。1845年2月,只身进入紫荆山区,做短工、教书,向贫苦农民进行宣传,发展会众2 000多人,开辟了紫荆山革命基地,培养了杨秀清、萧朝贵等一大批骨干。1847年10月与洪秀全一起设立拜上帝会总机关,制定《十款天条》和各种仪式。1848年1月被地主团练逮捕,获救。1849年夏,与洪重返紫荆山区,筹备起义。1851年金田起义时,协助洪规划用兵方略,拟定《太平军目》。同年12月封为南王、七千岁。1852年6月率太平军进攻金州时,中伏受重伤,后于蓑衣渡逝世。他创制的《天历》为太平天国历法,并还协助洪秀全制定了《太平官制》、《太平礼制》。

☚ 洪秀全   冯子材 ☛

冯云山约1815—1853

太平天国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广东花县人。塾师出身。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宣传、组织革命。1848年被捕入狱,旋被救出。1851年1月参加领导金田起义。12月在永安(今蒙山)被封为南王、七千岁。次年6月于蓑衣渡牺牲。

冯云山1822~1852

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又名乙龙,广东花县人。早年受过传统封建教育。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懂天文、历法、兵法,曾任塾师,后深入桂平、紫荆山一带发展组织。在广西东南各州县建立分会组织,石人村土豪王作新率领团练将他逮捕,经会众营救出狱,重回紫荆山,与洪秀全积极准备起义。金田村起义时,任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同年十二月在永安被封南王,协助洪秀全制订了太平天国官制、军制、律令、营规、天历等,对巩固政权、建设军队作出一定贡献。咸丰二年十六日(1852年6月3日)进攻全州,中炮受伤。四月十八日(6月5日)死于蓑衣渡。

冯云山

冯云山约1815—1852

太平天国领袖之一。又名乙龙。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他首先参加。次年与洪秀全到广西贵县赐谷村,宣传拜上帝,后入桂平县紫荆山区活动,发展拜上帝会会员3000多人,培养了一大批领导骨干,协助洪秀全设立总机关,参与制定拜上帝会仪式和《十款天条》。1848年1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并创制了一部新历法。出狱后,积极协助洪秀全筹划武装起义。1851年金田起义时,任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12月,在永安 (今广西蒙山) 封为南王。所创制的新历法被批准颁行,称《太平天历》,以取代清朝纪年,同时协助洪秀全订立《太平军目》、《太平官制》和《太平礼制》。1852年4月,从永安突围,与萧朝贵等率主力部队在平冲、旱冲、崩冲一带歼敌四五千人,乘胜北攻桂林。6月,率太平军过全州时中炮受伤,死于蓑衣渡。

☚ 洪秀全   杨秀清 ☛

冯云山1822—1852

太平天国领袖之一。广东花县人。自幼与洪秀全同学,后应试不第,在籍当塾师。他通晓星卜医药。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次年,与洪秀全到广西贵县发展拜上帝会组织。同年9月,只身进入桂平紫荆山区,充当雇工、塾师,在烧炭工人和贫苦农民中,宣传革命,发展会众。1848年1月,因遭劣绅控告,在桂平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创制了一部新历法,即后来太平天国颁行的《天历》。同年10月经营救出狱。1851年金田起义时,协助洪秀全制定《太平军目》、《太平礼制》等。他推尊杨秀清、萧朝贵为正军师,自己甘居其下。后封南王。1852年6月,率太平军进攻全州时中炮受伤,至蓑衣渡牺牲。

冯云山约1815—1852

清代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东花县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一说未形成组织)。次年,与洪秀全赴广西贵县向群众宣传拜上帝教。后只身到桂平县紫荆山区,历尽艰辛,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开拓了紫荆山根据地,并培养了杨秀清、萧朝贵等骨干。后同洪秀全设立拜上帝会总机关,制订《十款天条》和各种仪式,并领导会众展开捣庙宇、砸偶像的斗争。二十八年被捕入狱,在狱中创制了《天历》,后经会众营救出狱。三十年十二月与洪秀全等共同发动金田起义。随后被封为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咸丰元年(1851)十一月在广西永安(蒙山)封南王、七千岁。太平天国重要条规《太平军目》、《太平礼制》等,均由他协助洪秀全制订而成。二年四月在全州战役中中炮负伤,至簑衣渡伤势恶化,不幸牺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5 1: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