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凌烟閣”。皇帝爲表彰功臣所築高閣,閣中繪有功臣圖像。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均有繪功臣像於凌煙閣之舉。北周·庾信《周柱國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天子畫凌煙之閣,言念舊臣;出平樂之宫,實思賢傳。”唐·劉肅《大唐新語·褒錫》:“貞觀十七年,太宗圖畫太原倡義及秦府功臣趙公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於凌煙閣,太宗親爲之贊,褚遂良題閣,閻立本畫。”《水滸傳》第五十四回:“且教:功名未上凌烟閣,姓字先標聚義廳。”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駕》:“不要取笑,日後畫在凌烟閣上,倒有些神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