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瓮
《宋史·司马光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出,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后以此典形容儿童机智镇定。赵善括《醉蓬莱·寿司马大监生日》:“壮日题桥,儿时击瓮,名遂功成,自然长久。”无名氏《水调歌头·贺人生侄》:“击瓮画图休展,对日有言可听,材大等庄椿。”
瓮:缸。击破水缸。用以赞誉儿童机智聪慧。北宋宰相司马光小时候聪明伶俐。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院中玩耍,有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一口盛满水的大缸里。其他伙伴吓得跑没影了,司马光急中生智,拿起一块石头砸破水缸,小孩得救了。(见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