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切磋琢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切磋琢磨 切磋琢磨这四个字都是动词,指的是对玉、石、骨、木等的加工方式。意谓不经加工,玉、石等不成器物;不经教育修炼,人也不会成才。典出《诗经·卫风·淇奥》: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礼记·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后世常用以比喻师生、朋友之间的互相教助启发。切磋、琢磨可以分用。 (芳) ☚ 施教 有教无类 ☛ 切磋琢磨 切磋琢磨《论语·学而》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所引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于 《诗经·卫风·淇奥》,朱熹注云: “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杨伯峻先生将之译为:“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诗句本义是赞美君子风度的完美无瑕,子贡借用来比喻人道德修养的精益求精。子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受到孔子的称赞。这也是言语引诗、以诗证理的用诗,不过较之春秋用诗,更多地带有道德伦理的含义。 ☚ 绘事后素 三复白圭 ☛ 切磋琢磨 切磋琢磨qiēcuōzhuómó┃━┃━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郭璞注:“皆治器之名也。”汉·王充《论衡·量知》:“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 同砚席 牛角书生 ☛ 切磋琢磨谓培养人才。《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这四句诗,单说着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于泥土之中; 一旦出世,遇良工匠,切磋琢磨,方始成器。 ” 切磋琢磨磋(瑳)qiē cuō zhuó mó《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古时把骨器加工称切;象牙加工称磋;玉的加工称琢;石的加工称磨。故切、磋、琢、磨,是加工骨头等器物的工艺名称。后用“切磋(瑳)琢磨”比喻在道德、学问等方面互相研讨勉励。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庶人无切磋琢磨之益,多销铄浸润之谗,进则识言谀笑以相求,退则群居杂处以相议。”也单作“切磋(瑳)”。《荀子·天论》:“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也单作“切磨(䃺)”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每公私感愤,道义激扬,朋友切磨……凡所对遇异于常者,则欲赋诗。”也单作“切”。明·袁宏道《答江进之别诗》:“有过必直陈,无忧不共切。”也单作“琢磨”。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至夫组织仁义,琢磨道德,驩其愉乐,恤其陵夷。” 切磋琢磨(反)不相为谋 不相为谋;切磋琢磨○不相为谋bù xiāng wéi móu不互相商议:道不同,~|两人的志趣大异,自然~。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比喻互相商量研究,学习长处,纠正缺点:学术会议给大家相互~的机会|~的结果,使各方都有收益。 切磋琢磨 切磋琢磨语本《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后以“切磋琢磨”比喻在道德学问上的相互研讨勉励。吕祖谦《与曾致虚》:“尊兄从容侍旁讲学,当有新功。但~,要须益友,不知过从中亦不乏人否?” ☚ 切磋 濯磨 ☛ 切磋琢磨 切磋琢磨比喻互相商量研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切:加工骨头。磋(cuō):加工象牙。琢(zhuó):加工玉。磨:加工石头。 ☚ 浅尝辄止 勤能补拙 ☛ 琢磨 琢磨琢(磓琢;磨琢) 敲 磨擦 揉磨疑磨 错磨 掂度 摩挲 拨弄 砻斫 砻斵 ☚ 斟酌 推敲 ☛ 切磋琢磨军事上用来比喻深入钻研,精心探讨,吸取优长,弥补缺陷, 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切:古指把骨头加工成器物。磋:古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琢:古指把玉加工成器物。磨: 古指把石头加工成器物。汉代王充《论衡·量知篇》: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chisel and polish—learn from each other by exchanging views 切磋琢磨carve and polish—learn from each other by exchanging views (or comparing notes) 切磋琢磨qiē cuō zuó mo切:加工骨头;磋:加工象牙;琢:加工玉器;磨:加工石头。比喻学习和研究时,相互讨论,取长补短。education as a gradual polishing process, learn from each other by exchanging views, study and learn by mutual discussion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解义】原指对玉石、象牙等的细加工。现指讨论问题,取长补短。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原指加工骨头、象牙、玉、石头。后指学习中的研究、讨论和互相取长补短等。《诗经·卫风·淇奥》:“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切磋琢磨qie? cuo? zhuo? mo?【释义】比喻互相商讨研究,取长补短。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切:加工骨头。磋:加工象牙。琢:加工玉石。磨:加工石头。本指把骨头、象牙、玉石和石头加工成器物。喻指互相商讨,取长补短。萧乾《终身大事》:“男女两位画家结合了,一道外出写生,在艺术上相互鼓励,~,家庭里共同语言就会更多一些。” 在道德学问上彼此商讨,取长补短切磋琢磨格式 比喻式。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不相为谋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指把骨头、象牙、璞玉、石头加工为器物的工艺名称。比喻在学问、技艺等方面相互研究讨论或共同勉励。 切磋琢磨qiēcuō-zhuómó《诗·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的加工。后以“切磋琢磨”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交流探讨,取长补短。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❶ 原指四种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郭璞注:“皆治器之名也。”象: 指象牙。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解义】 原指对玉石、象牙等的细加工。现指讨论问题,取长补短。 切磋琢磨qie cuo zhuo mo古代指对骨、象牙、玉、石的加工工艺。比喻在道德学问上互相研讨,取长补短。 切磋琢磨qiēcuō-zhuómó切:把骨头加工成器物。磋: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琢:把玉石加工成器物。磨:把石头加工成器物。原指古代器物加工的四种工艺。比喻学习或研究时共同商讨,彼此取长补短。 1SWG【切磋琢磨】qiè cuō zhuó mó古代指把兽骨、象牙、玉石、石头等制作成器物。后用以比喻互相研究、讨论、取长补短。切:古代指加工骨头。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头成为器物。 切磋琢磨qiēcuō-zhuómó〔并列〕 切、磋、琢、磨,本指对骨、石等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后比喻反复学习研究,互相取长补短。语本《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例]博士生们~,把论文修改好了。 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诗·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古代把骨器加工叫切,象牙加工叫磋,玉的加工叫琢,石的加工叫磨。后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