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鸣1890—1979天津人 继承马家衣钵,从事泥瓦建筑和刻砖活七十余年。期间,除继承马少清粘砖法,又创造堆砖法。这一绝技,与杨柳青年画、风筝魏之风筝、泥人张之泥人,并称近代天津民间四大工艺。 别名:刻砖刘 刘凤鸣刘凤鸣(1899—1946) 陈予欢编著 黄埔军校将帅录第268页 刘凤鸣 刘凤鸣1912~1983号歧山,艺名七岁红。祖籍江苏铜山县,生于怀远县,幼时迁居蚌埠市长淮卫。家世代多唢呐吹奏能手。幼随父辈学艺,7岁即能独自演奏,后从师张铁牛、张九成,博采取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精通唢呐、横笛,创造“鼻吸嘴吹”取代“鼓腮换气”的传统吹奏方法,为各唢呐流派推崇。所创造的“摹、顶、借、代”戏曲演奏法,模拟戏曲唱腔维妙维肖,成为绝技。建国后,先后为治淮文工团、安徽省歌舞团唢呐演奏员。1954年获华东会演一等奖,1957年获全国音乐舞蹈会演优秀表演奖,并被选进中南海汇报演出。1960年调安徽省艺术学校任民族管乐教师。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安徽分会理事。其演奏唢呐曲的代表节目为《百鸟朝凤》、《欢乐曲》等。 ☚ 张菊隐 刘凤桐 ☛ 00010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