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旻建北汉
刘旻,初名崇,为后汉高祖刘知远胞弟,沙陀部人。少无赖,嗜酒好博,曾因罪被黥为卒。刘知远称帝后,为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隐帝即位,滥杀权臣,结果反被枢密使郭威所弑。刘旻素与郭威不相容,欲起兵相抗,因郭威立刘旻之子刘赟为帝,遂罢之。郭威杀刘赟,自立为帝。刘旻遂于广顺元年 (951) 即皇帝位于太原,国号仍为汉,史称北汉。为抗衡后周,刘旻遣通事舍人李求救于契丹, 自称“侄皇帝”,被契丹永康王兀欲册封为 “大汉神武皇帝”,并在契丹的支持下频频向后周进攻。由于北汉占地狭小,“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役繁重,民不聊生” (《资治通》 卷290),所以每次均遭败绩。刘旻因此忧惧成疾,不久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