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度 ☚ 行童 入定 ☛ 剃度 是佛教徒在出家时,必须接受的一种佛教戒律。“剃度”是剃去须发,度至西方净土的意思。 剃度tìdù〈动〉佛教用语,指给要出家的人剃发为僧尼。 出家、落发、剃度、削发;还俗、在家、在俗 ○出家chū jiā(动)离开家庭到庙宇里去做僧、尼或道士:~人|~为僧|他年轻时就~了。 ○落发luò fà(动)剃掉头发(出家做僧尼):~于五台山|就在这个尼姑庵里~的。 ○剃度tì dù(动)佛教用语,指给要出家的人剃去头发,使成为僧尼:亲为其~|~后,赐法号“静空”|他真的想~为僧吗? ○削发xuē fà(动)剃掉头发(出家做僧尼):~披缁|~为尼|她真的~进尼姑庵了。 ●还俗huán sú(动)僧尼或出家的道士恢复普通人的身分:他希望能早日~ |她已经~了。 ●在家zài jiā(动)对僧、尼、道士而言,一般人都算在家:~人|出家人不说~话。 ●在俗zài sú(动)指不出家:他宁可出家,不愿~。 剃度佛教语。指剃发出家而得超度。《旧唐书·高祖纪》:“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为~,托号出家。” 出家 出家废身 离尘 避俗 脱俗 白椎 白槌 出家为僧:悟道 薙染 披缁 被缁 出世离群 出家当僧尼:遁入空门 遁迹空门 托足空门 托迹空门 一钵空门 空门寄迹 空门托足 剃掉头发做和尚或尼姑:落发(落发出家)披削 披剃 剃度 剃发 剃头 削发(削发出家;削发披缁;被缁削发;披缁削发) 祝发(祝发空门) 剃发出家为僧:剃度 落簪 翦发 落发为僧 出家而不剃发:带发修行 出家为僧而未剃度:披发
另见:理发 尼姑 僧人 ☚ 烧香 供奉 ☛ 剃度 剃度佛教规仪。为佛教徒出家受戒的规仪之一,即剃去须发。佛教认为这种规仪可以使信徒度越生死之念,故称。佛教规仪披剃,亦称“落发染衣”。为佛教徒出家规仪之一,即 “剃度”之外,换上袈裟。 ☚ 转世 白四羯磨 ☛ 剃度 剃度佛教名词。度为使人“离俗”、“出离生死”之意。出家为僧尼必须剃除须发,佛教认为是度越生死之因,故称剃度。也有实行朴素生活之意。连同染衣,受戒并称为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 ☚ 神道教 炼狱 ☛ 剃度ti du【佛教】tonsure 剃度tonsure;cutting off hair and joining monaste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