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武术器械)武术短器械的一种,系由古兵器演化而来。商代已有铜剑,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商代晚期人头纹铜剑,全长25.3cm。西周时的剑很短,从历年出土的铜剑实物来看,一般为20~40cm,最短的只有17.5cm。1956~1957年在陕西长安张家坡的西周墓里,出土的一把青铜剑全长27cm,形状像细长的柳叶。后来在北京琉璃河53号墓和陕西宝鸡竹园沟1号墓出土的柳叶形青铜剑,有效使用的锋刃部分不过17~18cm。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全剑长55.7cm。到了汉武帝时期,剑的长度超过1m,剑身几乎加长1倍,原有两度弧曲的刃部已伸成平直,更加锋利。东汉以后,剑逐渐为刀所代替,至唐代武器装备中已没有剑了。剑作为武术器械在民间得到了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剑被列为武术竞赛项目之一。一般分为剑身、剑柄两部分。剑身由剑刃、剑尖、剑脊构成;剑柄包括剑格(护手)、剑把、剑镡。此外尚有剑鞘、剑穗等附属物。剑的长度,按《武术竞赛规则》规定。以运动员反手直臂持剑,剑尖达于耳垂为准。 |